读书札记

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第四章 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

2017-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穿裤子的草鞋
杜威

       这一章,可以说从哲学的源头慢慢的步入到了哲学的中段,涓涓的细流缓缓的透析着它的智慧,培根的归纳法、洛克、杜威的经验主义和卢梭的自然主义、孔德和达尔文对科学与社会的认识为实用主义哲学的诞生和发展,建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其后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有种观点这样认为:实用主义哲学就是美国哲学。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本篇的主人约翰·杜威


    杜威的哲学观点主要集中于自然和经验的关系,经验主义与工具主义,个人与社会方面。在教育哲学方面,他和实用主义者认为,教育就是一种生活需要,教育是一种代际文化传递的过程,人们看待教育不能仅仅把其作为教授学业内容的学校教育,而应该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教育也不仅仅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而做准备,它同样也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我们说讲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学校”。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有一段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既然生长是生命的主要特征,那么,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之外没有别的目的”,非常喜欢这句话。有时候我们常运用卢梭的自然主义观念来解释这句话,维护孩子的天性,教育的自然,让其自由的生长。那弱弱的问一下,“生长的目的是什么呢”,杜威给了我们答案,生长就是能力的拓展——从经验中学习和以有意义的方式指导未来人生的体验。所以教育就应该使人自由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经验和能力,引导个人和社会的生活。


     在课程的设置上,杜威及实用主义者,主张课程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经验有联系,这样的学习体验才是价值的。其中在谈到历史学习时,杜威认为历史和当今现实割裂开来的教学实践是错误的,因为它使学生无法从历史学习中获取有见地的洞悉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段割裂的历史丧失了伦理指导的价值。反观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何尝不是这样,一部历史教材,只见事不见人(人物很少,即使有也是正面英雄伟人居多),学生学习历史就是回望过去,无法与现实生活实践与自身的经验产生横向的联系,其形成的知识是以最低级的记忆能力实现的,不牢固,完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没有血和肉的。生活中以人物为载体的善与美、假与真、正义与邪恶等根本无法在教材中找的,看到的只是用专题窜起的冰冷的事件,缺乏了与经验联系的学习,只能是单向的,其效果也是堪忧的。


       杜威学派留给我们的有太多的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将“围墙”推到,如果说生活就是教育,那教育应该有边界吗?如果说社会就是学校,那学校的“围墙”还有意义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