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职教育@你婚姻育儿心理

爱对孩子,莫把娇惯当成爱

2018-05-10  本文已影响371人  轻馨灵予
爱对孩子,莫把娇惯当成爱

毋庸置疑,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同样是爱孩子,为何孩子们的成长却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呢?有的孩子一骑绝尘,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孩子平平淡淡,不愠不火;而有的孩子却“麻烦”频出,让家长焦头烂额,这其中与遗传和气质相关,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同样是爱孩子,但爱也讲方式方法,不是凭直觉和经验就能轻松搞定的事。爱的方式得当,你和孩子都能在这份亲子关系中受益成长,相处相对愉快轻松;而爱的方式不当,你和孩子就将在这份关系中相互消耗,甚至伤害,矛盾冲突充斥其中,而亲子关系又是剪不断理换乱的血脉亲情,除了去面对和改善,别无它途。

爱的方式不当,有很多表现形式,而其中最常见,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娇惯孩子。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爱对孩子,不要把娇惯当成了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娇惯孩子的现象:同事住的小区有一个3、4岁的小孩,家里玩具已经堆积如山,可是每次看到别人的玩具,还是总想抢过来据为己有;每次下楼玩耍都要带玩具,手里的玩具玩腻了,就让陪伴的奶奶回家拿另外的玩具,反反复复,折腾好几次。孩子玩得高兴,奶奶气喘吁吁。

有一个朋友,孩子上小学的时候,隔三差五就会以身体不适为由,不去上课,妈妈想着孩子还小,身体更重要,就由着她去。结果孩子现在上了初中,学业压力更大,完全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缺课情况越发严重了。

这些都是娇惯的现象。娇惯就是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需要,不管这个需要合不合理,甚至不惜牺牲秩序和规则。这种错误的满足孩子的方式,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我不需要去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不愉快,我的需求别人就理所应当满足我。

一个被娇惯的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包括:他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觉得所有的人和事都应该围着他转,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承受不起,因为父母免于他受苦,从不给他这种锻炼的机会。被娇惯的孩子有一种特有的不满、缺乏耐心,并且不快乐。他不会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还会对父母偶尔没有满足自己而心存芥蒂。当他成人后,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爱对孩子,莫把娇惯当成爱

娇惯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么明显,为什么我们还是这么容易陷入其中呢?其原因是多样的。父母的本心是爱孩子,但因为爱得不得法,而演变成了娇惯。最直接的原因是娇惯比真正的爱来得容易。因为爱是有规则的,而娇惯却怎么都可以。在需要坚持规则、需要坚定的时候,自然就会遇到孩子的阻力和挑战,孩子对父母底线的试探有时会显得混乱和胶着,父母为了停止混乱,息事宁人,就迁就孩子滑向相对阻力小的一边。殊不知,短暂的平静不能换来长治久安,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退让,最终让孩子和家长陷入无止境的边界争斗的角力中,极少安宁。

在某件事上,从一开始你就有明确的规则并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孩子就很清楚规则边界在那里。而如果一开始你的规则就是模糊的,或者该坚持的时候动摇了,或者前后不一致,或者不同的教养者规则不统一,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疑惑或混乱。他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能不停的试探,而且孩子最敏锐,他能感受到家庭的动力,他清楚每个人的软肋,他专攻薄弱环节,直到他的需求被满足为止。孩子被娇惯,其实是孩子用错误的方式满足自己,并控制了家庭的运转。父母反而陷入了被动。

父母娇惯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边界不清,过于紧密。父母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同样孩子也会把父母当自己的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迁就溺爱其实是潜意识里满足自己的需要。再有过往的创伤经历,可能让父母内在有焦虑,为了缓解焦虑,就不停的满足孩子。还有的父母本身性格比较软弱,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也容易让孩子在互动中,占据主导的位置,从而被动应付。

爱对孩子,莫把娇惯当成爱

既然我们已看到,娇惯孩子,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它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一个诱因。我们该如何规避这个教育误区呢?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也看到,娇惯孩子的父母其实也是爱孩子的,只是这种爱过了度。所以把握好这个度很关键,度就是规则,就是秩序,就是边界和底线。不娇惯孩子就是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心中有框架,有规则,爱与规则并行。

这种规则需要我们在家庭生活的点滴中去建立和遵守,它可以小到饭前洗手,也可以大到不违法犯纪。它充斥在生活点滴的琐碎中,所以要给孩子清晰的规则,父母首先是自觉自律的人。再有规则的建立不是一种以上对下的强制,而是平等协商,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一旦达成某种约定,就要执行下去,除非执行一阶段后明显感到不适用,才可以商议调整。制定的规则,朝令夕改或者三分钟热度,都会让孩子对约定的重要性产生怀疑,进而抵触。制定规则是严肃的事,要认真对待。

如果制定了规则却违反,是需要有一种处理办法的,这些办法也是可以事先商定好。当孩子真的违反规则需要处理时,家长只需按照事先约定,和善而坚定的执行并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当然没有人能在爱和规则之间完美平衡,我们总是有感性的时候,难免会娇惯孩子,只是我们心中要有这样的认知,清楚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是真正的爱,还是娇惯。我们需要在一次次陷入娇惯的误区时,让自己回到爱与规则并行的轨道上来。

儿童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必然不会成为天使,但你们始终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让我们在成为更好的父母的路上,继续努力。

爱对孩子,莫把娇惯当成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