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张经伟
张经纬。豆瓣上介绍: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家,作家。人类学家和作者这两点并没有什么感觉,但上海博物馆馆员的身份却让我很崇拜。自认识河森堡开始,便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充满敬意,看完《进击的智人》也感受到了河森堡的有趣。总觉得这样优质环境下熏陶出来的工作人员似乎便应该成为行走的百科全书。我个人也超级想成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之前看过上海博物馆陈燮君编写的《青铜器》,虽说不是优质的作品,却也依然看得收获颇丰。总体来说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找到一些新思想也未可知。考虑一下什么时候应该去上海博物馆了。——尴尬的一点,因为不认识张经洧,百度了一下只看到一条相关的网页新闻。
超级薄的一本书,没花多少时间便看完了。语言的表述方式充满了小说的味道,阅读起来不但不会有教科书式的枯燥感,还多了一丝调皮和意趣。历史总会走满一个圈,时光慢慢过去,了无痕迹。只有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图书馆的典籍深处依然储藏着岁月的气味,体现了时光永驻和历史衰败。
文化本身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下产生后,文化则需要通过载体将其表现出来。博物馆里的文物承载着文化内涵直观告诉了我们它所在的年代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任何人类的行为习惯必然有其社会的底层科学逻辑,通过这些底层的科学逻辑,我们又能推测出当初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书本取名为《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也便是说博物馆中的文物承载着曾经的社会。通过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为基底,从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概述一个朝代的兴亡。这是一个宏观的表达方式,不再将博物馆中的文物拎出来单独分析其美学价值。不过说实话,最初当算看这本书是因为博物馆的名头,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文物。从这点上来看,还是很失望的,不但文物少,照片都没几张。
张经伟本是人类学家,对历史的研究更擅长通过演绎。可以发现全书并不是从一般的方法入手,而是用自己的节奏带来了全新的经济价值视角。但同时也发现这容易武断行事,理论先行。看书过程中还是可以看出很多部分带有臆想成分。主管推测后的解读,总觉得会带有草率的感觉。甚至于说强行将文物和历史放在一起也未尝不可。背景和文物的联动,没有给出信服论述过程来证明结论。看看开拓一下思路即可,万万不可以全盘接受。
或许也是为了将观点讲述得更为大众所理解。将历史进程的变化以非常简单的逻辑表述了出来,其实我们也都知道,人类社会尤其是华夏历代更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各种条件的融合下,才促成了一个大事件的迸发,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消费逻辑便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P.S.最无法理解的便是,北方出土大量青铜器,是因为南方有铜矿。这两者之前的关系都能扯到一起实在难以想象。如果说北人对南方的感兴趣是因为有铜矿,那我还更能接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