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的思考: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高考终于结束了,试题吐槽满天飞,比如这届高考数学考了一朵云;这次全国卷题目新颖老师和蔼,只能明年再战;最有趣的一条命题是“看数学卷10分钟后崩溃倒地”。
这是要有多大的期待,才有这样的状态,为什么说是“期待?”这就要从高考的本质来说,高考的本质就是教育,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获得身份地位和精神价值,做一个有头有脸的文化人,即便现在大学生、研究文凭遍地都是,但高考作为国考的存在,仍然举足轻重。那么问题来了,高考的核心是读书,那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1. 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吗?
我们出社会后,常常会回忆中学时代,要是多努力一点就咋样咋样,现在回想起来,在不懂什么是读书的时候“被逼”读书,因为这是义务教育,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动学习。因为分数,我们有了“好学生、坏学生”标签区别;因为分数,我们有了“别人家的孩子和挨骂”的反感,如果是自己主动,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从小学一路到博士,如果没有了组织的教育,是不是读书这个行为就不存在呢?不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业,与考试无关,应试教育是一种能力,但博学多才是一种价值。如果高考不是为了背负成年人的虚荣和寄托,只是为了汲取知识,那么就不会出现见题就倒,断舍离比负重更轻松。
2. 读书,只是为了读书吗?
高考试题的变化是非常有趣的,以前读书那会儿考的内容多半是“根据这个故事,围绕XX说出你的想法”开放式;又或者“先摆个公式、再套下数据、得出结果”的理科技巧;现在呢,“请求出维纳斯的身高有多高”“请给外国人介绍下XX景点顺带打卡”“写作业交给人工智能的劳动思考”,从材料解题套路到结合社会事件,更倾向于生活,也就是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世界,那就很难下笔如有神。
综合素质的变化要求,已经不再需要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而是有思考懂生活的活生生的人。比如神童魏永康,两岁认识1000多个汉字、四岁会背初中文化、十七岁中科院硕博连读,最后被劝退学,在他妈妈的“只有读书才有出息”的价值观下,他成了行动的矮子、思想的巨婴。活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最重要,读书到了一定境界并不是成为一名博士、硕士,而是能够成为有想法、会思考、有价值、能实战的人!
3.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考试这种制度流行数十年,分数成了唯一评判标准,分数高才得到老师大人们的青睐,分数低可能要面临大人催急、到处攀比的压力。在这些制度下的学子们,想要出人头地只能分分分,而最重要的人品培养、心理学习、社会技能培育,没办法用分数衡量。
那么,就引申出“读书无用”、“学生怒骂书店店员”、“理工大学男生跳楼”等等,这些真实事件背后折射一个立场:读书的价值观。读书确实是通往成功的最快捷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的是读书目的的纯粹。
一年前,我报了新东方口语,家里人问我:“能学好赚钱吗?能考证找好工作吗?”,言外之意是没有结果导向的话,那就不用学了。没错,学好数学不一定能强过菜贩,学好语文不一定能当国学博士,但不读书一定强不过任何人,读书是一种知识,但未来有可能是一种技能,比如现在码字的我,有可能会变成一名作家,赚取别人眼里想要的金钱,争取活下去的颜面。
2008年,大学文学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学习语文,有用吗?学好语文,你就会拥有更高level的思考储备,拥有不一样的思考能力,得到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它会运用到你的爱情里、婚姻里、教育里、和你的人生里。如果你问任何一个过来人,他们会告诉你两性关系、职场关系的融洽,取决于价值观,价值观的培养来源于现在你们要学习的这堂课。”
坚持原创,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