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学,自由人的自由选择
休闲: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自发性的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进入OFF模式的三种方法:把软时间变“硬”,制定休闲计划。用5天时间完成切换,充分享受,一品一件。
其实加上周六,周日,全年一共有一百多天休息,嗯,当然,996,007不算了,这毕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报,还要啥自行车?但是一年过去,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好好休息过,总觉得没歇过来又要上班了。
然而休息并不仅仅失误,让自己休息过来从而更好地上班,那么放假就只是在家加班,而不是休息。大部分人对于休闲的理解是错误的,休闲并非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是人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休闲的本意
中文中休字是一个人斜靠树上不用干活,而闲字原本里面是一个月字,《说文解字》里认为,从门从月,意思是夏天晚上门关着,月光从门缝里透过来。这种心境只有真正闲适自在才能体会。
英文中的leisure休闲的意境也很有趣。词源来自于拉丁文的licere,意思叫做被允许的时光。你是否允许自己有一段时光,不想名利,不谈是非,让自己完全闲适下来,透着门缝,安静的看着月光。
OFF学是跟ON学——研究各种职场技能——相对应的,彻底让自己冷静下来,停下来。
休闲学是旅游管理必修的一门课,能读到博士学位。
OFF学
大量研究显示,原始人的劳作和休闲是不分家的,人类学家斯普顿和考文斯研究毛利人是发现:不管他们是捕鱼,捕鸟,耕田或是盖房子,造独木舟,都能找到可以被认为是娱乐性活动的痕迹。
在他们看来,打猎重要打完猎唱歌跳舞一样重要。
到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中,极其重视休闲。亚里士多德曾甚至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因为他们的文化,哲学,科学在当事人看起来都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事情。当时人们的理想生活基本就是上午心不在焉的钓个鱼做点交易,然后吃个午饭去听苏格拉底聊天。在希腊语中劳动的词根ponos还有可悲的意思。今天的人一定羡慕当时的古罗马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娱乐,而且创造出了自由时间之最——全年放假175天。
在美国开拓者创造出新教伦理之后,新教徒认为work as worship,也就是工作即荣誉。工作是神安排的礼物,把劳动当作人类生活最神圣最高的境界,休闲则为看作是罪恶的。新教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这种观点也带来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成为现代生活的底色,休闲就是在这个时候变成工作的附庸。
但从更长远的趋势来看,休闲在逐渐复兴,未来的社会会是一个工作和休闲双中心的社会。全世界范围内工作时间都在变短了,而休息日在变强,从经济来说,欧美国家的休闲产业能占到GDP的12%左右,而国内大约只有其1/4。从水平来说,在各个休闲领域——越野,登山,跳伞,潜水,速降……经济越发达的国家,选手在技术方面越是全面领先。简单来说,他们更会玩。
什么是真正的休闲?需要两个Free——Free time, Free will。
Free time是指完全自由安排的时间,如果放假后你的日程表还有八个必须要见的亲戚,三个工作任务,你的时间非常不自由,只是变相上班而已。所以,休息不等于休闲,休息是工作的延伸,而休闲是另一个境界。
Free will是指完全自由意志选择的活动,很多人对于假期要干什么,别说自主意识,只有点下意识:下意识地看电视,玩游戏,睡懒觉,下意识的去全国最热门的景点挤在一起拍照发朋友圈……这只能说是空闲而非休闲,最大的区别是休闲的主动意志,一个好的休闲时间表的安排和计划背后的意志和渴望一定不比工作日程表差劲。
休闲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选择。
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认为:休闲是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自发性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就像Susan Kuang老师说的那样:每年都要给生命留白,给自己真正的自由时间。
休闲是除了工作完成社会义务之后第三人生频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休闲过,下面总结了三招,帮你真正的切换入这个人生频道。
1、把软时间变“硬”,制定休闲计划。
别想着有钱或者有钱,以后再好好休息,很多事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开始。休闲和工作一样,都需要计划,休闲甚至比工作更需要计划。
为什么呢?工作时间是“硬时间”,总有人监督和压迫你。上班八小时,每周五天,每项任务都有节点。比较心黑的老板还会让你以任务完成度作为能否休息的界限。
而休闲时间这种“软时间”,总是被忽视,被占用,被拖延,保护软时间的方法就是变得比硬时间更硬。
平时忙里偷闲的小技巧打算另外开一期简书谈谈,大段时间的休闲则需要你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安排,最好在年初就列出计划,在工作还没有算进你之前提前安排好。
你不仅要把计划写进大的年备忘录中,而且要提前向公司请假和同事协调,最后定好车票,昭告天下你的计划。让别人不好意思打扰你,就像完成一个项目一样留出软时间。
2、用五天时间,完成切换
虽然每个周末休闲是个好方式,但长假很有必要。工作时间切换为休闲时钟通常需要5天,去一个外界联系不多,网络不好,住宿却还不错的地方,更容易进入状态。
在心理治疗中72小时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72小时以后,心里灾害的应激反应会逐渐降低。如果把匆忙的外界生活作为一种应激,或许72小时,也是心境切换的必须时差。算上路上一天,一个假期,第五天开始才能真正进入状态。
3、充分享受,一品一件
与其各种省钱被廉价的旅行团拖着到处走,不如多花点钱,少而充分的享受你真正感兴趣的事。
好的休闲场所虽然贵,但并不奢侈,尤其是放眼全球。著名的环球和平之船,2018年的104天环球之旅,最便宜的四人房间也只需不到10万元。我在日本的五天四夜旅行,加上机票也不过花了7000不到,但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屏蔽了微信,完全切换了生活状态,太舒服了。
所以要去休闲也是“一品一件”——要去,你特别想去特别喜欢地方,花钱就要买你很心动的体验。很多东西,因为你买的时候会心痛,你才会珍惜,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地方。
休闲是自由人的自由选择,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频段,在一个从小就被批评你“要好好学习,不能总是玩”的童年成长过来的人。要学会把握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大师津巴多曾提出:
在工作里向前看,关注未来和目标;和家人相处时积极的往回看,常怀感恩之心;生活里则用当下视角尽可能多的停留在休闲时间里,做些无用,但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休闲清单:
古人的休闲:
等人下棋,看月亮,打猎,发呆,会基友,逛青楼,送人,想媳妇,想老公,爬楼……
琴棋书画创作表演&欣赏,收藏古玩、字画+欣赏,品茗饮酒,观赏游玩郊外寺庙道观和名胜处,个人的修禅,去观看狎妓表演,养宠物养花观鱼,马球、蹴鞠……
体育项目:
潜水,滑雪,看极光,跳伞……
1,去河边散散步,感受湖水荡漾、微风拂面
2重温一部老电影
3,跟伴侣一起回忆曾印象深刻的事情
4,读一首上学时曾让你感动的诗、词、散文
5,尝试跟朋友分享一个你最喜欢吃的美食、去的地方或在看的一本书
6,重读你曾经写过的日记或博客
7,观察你身边一个人的表情、嘴角动作、说话语气
8,把家收拾干干净净,拍个小视频分享给朋友
9,给你很久没打电话的小学同学或者儿时玩伴打电话或写邮件
10,拿起一本你没读完的书开始读
11,起个大早出去闲逛,感受清晨的清寒,观察观察早在运动的大爷大妈
12,洗一个漫长的澡,一个你有史以来洗得最长的澡
13,挤眉弄眼,看能做出多少种鬼脸
14,做一件你曾经讨厌做的事,从中找到个能让你喜欢做,甚至爱做它的理由
15,想想未来自己会在哪儿,会做什么比如5年后或者60岁
16.想想如果现在不用上班了,又不用担心钱,这时日子会怎么过
17.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某些部分
18.无比专心地研究一棵树或其他植物
19.去咖啡馆静静地听身边人在讲什么,不说话
20.关注一种动物,比如狗、猫。看它们是怎样打发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