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箫动悄无言功成名就,星火辉煌,韶华美景,良辰岁月,你我共盼精美良书评

千古一叹袁崇焕

2021-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捧个大瓜

明崇祯三年(1603年)八月十六日,崇祯在平台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各单位有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五府、六科、锦衣卫以及翰林院等若干人。

人员到齐后,崇祯皇帝开始讲话,列举袁崇焕种种劣行与不法行为,诸如擅杀毛文龙,放纵皇太极长驱直入北京城,消极出战等等。气愤至极的崇祯皇帝滔滔不绝讲完后,环视四周,然后声音低沉地问:“三法司如何定罪?”

还怎样定罪?你是皇帝,你把这罪状都阐述完了,那不就是个死罪吗?只不过是怎么个死法而已。

众人噤口,一时会场陷入了可怕的沉寂。性格刚愎的崇祯,见大家都不说话,便自己既当公诉人又当法官,低沉着声音说出了他的判决:依律,凌迟。

现场鸦雀无声,人们仍然噤口无言,很静,静得彼此都能听得到怦怦的心跳。无一人为袁崇焕求情。

不几日,袁崇焕被押赴西市,凌迟!

凌迟这种酷刑,就是俗称千刀万剐。我小时候常听到人们骂人就动辄“你这个千刀万剐的贱货”,那时就觉得很是恐怖。

后来上大学时,有一门功课是《中国法制史》,对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凌迟刑罚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也就是说,每一刀都需要精湛的技术,都有法律上的规定。这是多么令人恐怖的一幕。多年来,我心中一直有个困惑:古人的四书五经子曰诗云,都是大讲仁义道德,宽仁爱民,文明之光普照天下,为何为出现这种野蛮之极的酷刑?

翻遍中国古代法制史,无不感到一阵阵阴风扑面,触目惊心。

而袁崇焕的行刑场面,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载,其行刑之时,民众争围观睹,争食其肉,霎时,竟变野兽。

下达凌迟处死命令的崇祯皇帝,无视关外有虎视眈眈的满清八旗铁骑;争食袁崇焕骨肉的百姓,也忘记了满清耀目闪烁的钢刀。

他们是那样健忘,忘记了袁崇焕的经营辽东、宁远大捷、字锦大捷的功绩,忘记了袁崇焕以一己之力,屡挽狂滔巨澜,尽情在这个临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袁督师身上发泄无穷的兽性,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人们说天道轮回,有多大的冤屈,就有多大的报应。此言果真不爽。没过几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仓皇出逃,在北京煤山挂树自尽。还假惺惺留下字条:

朕登极十七年,致敌人入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御笔。

真是搞笑!什么皆诸臣之误朕也,什么勿伤百姓一人,简直假到没边。倘若真有此心,则定当宽仁御臣,爱惜百姓,使人人效力,个个有饭吃,也不至于自毁长城,逼人造反。

我怀疑几千年的封建史,正如鲁迅所言,全是一部假仁假义的历史。李自成进北京城后,大肆抢掠淫虏,整个北京城就成了人间地狱。不知这些争食袁崇焕骨肉的愚民们作何感想?

当然,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都有其内在的历史规律,末代王朝的崩溃,不是靠哪一个人能阻止得了的,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因此,几百年来,对于袁崇焕,史学家们争吵不休,褒贬不一,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个扯淡的话题。

不过,我很赞同有人这样对其评价:

袁崇焕,广西藤县人,自“蛮夷之地”而起,奋发读书,然资质平平,四次落第,以三甲侥幸登科,后赴辽东,得孙承宗赏识,于辽东溃败之时,以独军守孤城,屹然不倒,先后击溃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护卫辽东。

后受阉党所迫离职,蒙崇祯器重再起。然性格跋扈,调离满桂,安插亲信,以尚方宝剑杀毛文龙,奉调守京,不顾大局,擅自驻防于北京城下,致京郊怨声四起,后不惜性命,与皇太极苦战,大破敌军,不顾生死,身先士卒。

(我再狗尾续貂:后遭皇帝猜忌,惨遭凌迟,行刑当日,民众围而争啖其肉,盛况空前。)

结论:袁崇焕绝不是叛徒,也绝不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明朝的兴衰成败。无论他怎样折腾,历史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原因:内卷。或者说窝里斗。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发现,任何一个王朝的没落,无不是背上这两个沉甸甸的大字,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几乎是一个铁的规律。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不久就杀掉自己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大将李岩,仅做了四十来天的皇帝,最后败走西安,落得个九宫山被人诛杀的下场,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当然,历代王朝的是非成败,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我们仅仅是从发黄的故纸堆中,体味着它的存在,感受着那些年的是是非非。但是,当年的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所以,金庸先生据此,写了《碧血剑》,小说的背景是明清交替时代,小说的男一号便是袁崇焕的儿子袁承志,把他置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来行侠仗义,不能不说是对于袁崇焕的另一种纪念方式。

与金庸先生恢宏的叙事方式相一致,小说将人物置身于国仇家恨的时代背景中,展现了那段广阔的历史画卷,引人入胜。

我花费了三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客观上来说,对于袁承志这个人物,我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缺乏其父的英豪之气,一仗败下,便出走海外。

而且,感情变化得有些突兀。本来与温青青相濡以沫,书中大半部分都在渲染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中途忽然见到崇祯的公主阿九(长平公主),便为其惊人的美貌所吸引,随之就移情别恋,这中间缺乏一种铺垫,显得很是突然。更削弱了袁承志的形象,很是苍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瑕不掩瑜,至少,让我从中顺藤摸瓜,追到乃父袁崇焕身上,生发一种感慨,明了一种道理:千古一叹袁崇焕,但愿从此不内卷。

掩卷遐思,杜牧的叹息也在耳边回响:秦人不遐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以后我们还能重复这样的故事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