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怀旧:电波中的记忆--评书艺术家连阔如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6人  海边小妹

昨天跟大家介绍了评书女艺术家连丽如女士,今天详细说说连丽如的父亲——评书艺术家连阔如先生。

一、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

连阔如在评书界的名声比他的女儿连丽如大,可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评书艺术家。这位出生于晚清,一生横跨直到新中国成立的老人,在评书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曾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这绝不是夸张,在那个年代,一到连阔如评书播出的时间点儿,大街上、巷子里都没了人,连拉车的都不拉活了,赶回家听评书去。

我外婆就经历过那个年代,听她说起过,外公最爱听连阔如的评书,当时外公在银行做会计,家境不错,家里有个收音机,每到评书时间,全家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坐下来听评书。那是外婆记忆中非常珍爱的时光。场景里满是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外婆经常跟我学连阔如讲的《三国演义》,后来又有不少后起之秀都讲过《三国》的故事,但外婆始终最爱连阔如讲的三国,说他讲得前后严谨,有才气。

二、连阔如的著作《江湖丛谈》

于我个人,我没听过连阔如的评书,因为他的年代太早了。但我曾读过他写的书,叫《江湖丛谈》。是他以“云游客”为笔名写的。当年是因为无意中看到梁文道先生在一档节目中推荐过这本书,才特地买来读了。

《江湖丛谈》出版于1936年,最初是在北平的《时言报》的一个专栏发表的连载,后集结成书。

连阔如本人见过各种世面,三教九流认识人极广,和江湖人士多有交往,有着极其丰富的社会阅历。他就把自己在江湖上看到和经历过的事情都写出来给大家看,让大众了解江湖中的一些规则和内幕。加上他饱读诗书,文笔极好。让读者看完甚至会有点儿令人神往。对研究清末民初北方的江湖各行各业都有极大的帮助,书中写得笔墨较多的是评书和相士这两个职业,还有一些骗术揭秘。

都说“世故人情最难学”,连阔如也曾教育过女儿连丽如:“等你真正懂得了人情世故,就是个优秀的评书家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老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极受读者喜爱。

三、书中趣事

1、他写的江湖,不是我们现在看的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他讲的是当时年代背景下,社会上形形色色卖艺为生的人们。原来,以前的社会,在民间有许多不为普通大众所知的规矩。

比如,他在书中讲道:有一次,他路过一家估衣铺(估衣铺又叫估衣行,是清末民初的出售旧衣或翻新衣服的店铺)。看到一个江湖同道,正准备买一件皮袍。店家看出那人是江湖人士,便没多要钱,开价要十五元钱。那人还是嫌贵,便用估衣行的一些行话讲了讲价,店家就马上给他便宜了一块钱,只收十四元。

他用这个例子说明当时的一个现象,只要你懂些江湖规矩,懂得某一行的内情或行话,便能获得一些好处,别人都会多让你几分。

2、书中还讲过另一个有趣的行内规矩。那个年代,把镖局、护院之类的明道上的会武之人叫白褂子,把黑道上那个偷拐抢骗的人叫黑门坎。这黑白两道上的人之间,也有自己的规矩。

比如,有钱人家会请一些护院,来保护自己家人的安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保镖。做护院的人大多是从镖局退下来的。一般护院能有三五个人,多的甚至七八人,其中有一个头头,大家都听他指挥。到了夜晚,护院们都打足了精神保护家院。

这时候如果来了小偷,小偷一般会先往院里扔个小石头,试探一下这家有没有护院。护院听到了,就要回应一句:“蹬云幻影的朋友不必风吹草动的,有只杆褂子在摇,只可远求,不可近取。”行话把这叫“升点”。小偷听到这话,就知道这家有会武的护院在,要么就走了。

如果还不肯走,护院便会接着说:“朋友,若没事,塔笼内啃个牙利碰碰盆过过黄。”这又是句行话,意思是:“你要是没事,下来喝口茶见个面谈谈。”如果小偷要走,护院就得说:“朋友顺风而去,咱们浑天不见青天见......”这句行话的意思是:“朋友你好走,咱们夜里不见白天见,或是茶馆或是饭馆,咱们再见。”有时候,黑道人听了就真的走了。

第二天,天亮以后,护院的人就得身上带点银两去茶馆或饭馆按约定去交个朋友。因为前一晚人家放了一马也算得有个交往。那么互相不认识怎么知道谁是谁呢?原来,黑道的人在茶馆或饭馆里等的时候,座位是有讲究的。如果是坐在北边的桌子,他得坐在右边,留出左边的座位,左边的座位空着也得放个茶杯或酒杯。

护院进来一看,就知道他就是昨夜想来偷东西的黑道,就上去抱拳施礼,道声“辛苦”,人家自然还礼。两人吃喝一顿,最后护院来结账,两人自此交了朋友,以后就好办了。

(上图中间为连阔如)

四、生平简介

连阔如于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的一个满族家庭,原名毕连寿。是评书家连丽如的父亲、王玥波的师爷。历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改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年幼时家贫,少年时代便开始闯荡江湖。1924年曾在北京天桥上摆摊卖卜。1927年在评书艺人李杰恩的门下学评书《西汉演义》。1933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评书小说《西汉演义》、《英烈传》、《三十六英雄》等。1940年开始,在广播电台播讲《东汉演义》、《全本隋唐》、《 夜渡大渡河》等,广受好评。1954年开始,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讲《水浒》、《岳飞传》。1957年录制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和关照。1963年,从宣武说唱团退休。1971年8月18日,因患肠癌逝世,享年68岁。

连阔如先生一生说书数十部,并写下奇书《江湖丛谈》,也曾拜武侠“醉鬼张三”为师,钻研武艺。其《东汉》的打功、《水浒》的民俗、《三国》的讲评,都成为“连派”评书的代表作。

像这样一家两代都成为中国评书艺术大师的,连阔如和连丽如是第一个,不得不让人钦佩!父女二人让全中国无数听众见证了评书这门艺术的魅力,为中国的评书曲艺发扬光大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