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持小姑婚礼的大嫂
滴滴滴,手机不停震动,有人在微信群里发了好多信息。祥云说,“终于忙完了,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并配了几张拜神、盛糖茶的图。
素方有点激动地回应,“当初我也差点没累死,还要被三姑六婆指指点点,做大嫂好难!好在今天不是嫁亲小姑,不然更累死你,后面还有两个,哈哈……”
祥云发了个欲哭无泪的表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76076/88c4c80001621f81.jpg)
在这里,每个女孩出嫁时,都需要有一个或者多个大嫂帮忙操持婚礼的习俗。有哥哥的,哥哥的老婆则不容置疑地要当好这个角色,没有哥哥的,则请堂哥老婆来负责。
今天出嫁的女孩是祥云老公的堂妹,她没有亲哥,祥云众望所归地操起了这个角色,从早就开始忙活,过大礼、拜神、煮糖茶……
过大礼一般会在结婚当日的前一天举行,主要由媒婆带着男家亲人到女家,送聘礼。聘礼一般包括礼金、礼饼,一双活鹅,还有一些如意吉祥的水果之类。媒婆双手捧着放着礼金的大红盘子一马当先,领着浩浩荡荡一群人,欢欢喜喜的来。女家由大嫂领头,同样领着一群亲戚,早早地在约定好的吉时候在门外。一见媒婆就大声疾呼“来啰来啰”,里面的人应声放炮,一阵噼里啪啦的热闹过后,迎着呛鼻的烟雾进行过大礼。而人进门之前需要把礼递给大嫂,旁人不行,大哥也不行,大嫂接完人才进屋。期间,拜神婆一直在呢喃吟诵一些吉祥的话,祝福新婚夫妇万事大吉。
礼物接完还要忙活一阵祭拜活动,而后大嫂帮助女方父母接受一部分的礼物,同时把送给新娘的礼物交给男方。新娘新郎结婚登记簿交换,算是礼成。
而结婚当日,称正日。大嫂需要早早起床,准备煮糖茶,侍奉公婆、小姑喝茶。糖茶的材料主要有莲子百合、鹌鹑蛋、红糖、去皮花生、芝麻和粉丝。莲子百合先提前半小时泡水,花生需要去掉外面的红衣,然后放水开始煮,快好时要放粉丝,和炒香的芝麻。过程不复杂,但需要掌握技巧,比如花生和冷水一起煮会比较好煮,还有加粉丝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过早会煮烂,或者容易发起来,吸干水分。而且不能提前煮,一定要在当天煮,因为结婚正日又有一轮新的祭拜活动,所以大嫂需要不停地穿梭在人群中和厨房里。
煮好的茶后,大嫂需要一碗一碗的盛好,先供奉给神台上的祖先,然后是公公婆婆,接着给准备出嫁的小姑,这些都需要在新郎到来前完成,如果当天定的吉时在早上,那大嫂需要半夜开始忙碌。
新郎接新娘来了,大嫂又开始一轮的忙碌,敬糖茶,招待跟随新郎来的大批客人。但这时,大嫂一般可以休息一会,因为她也要接受新郎新娘敬奉的喜茶,然后把礼物金手镯、金链子等送给一双新人。
接着大嫂开始最重要的工作,一杯一杯把煮好的糖茶送到每个年纪比她大的亲人手上,请他们喝那寓意美好的茶,一同分享这美好的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76076/f978dba354bb8716.jpg)
我想起我当大嫂那天,已是十一月的隆冬时节,那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蓝。我穿着一件短袖和一件外套,结果热得不行,早上8点不到就脱掉外套,一直穿着一件短袖进进出出,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
喜庆的日子总是让人高兴。时隔多日,很多细节已经不记得,但热闹的人群、嘻嘻哈哈的笑声、响破天际的炮仗声,还有新人的幸福的脸总是印象深刻的。而第一次作为大嫂,还有着特殊的记忆,那是一副画,画里是一群在欢声笑语的人,或站或坐,有些人手里拿着碗,有些人在吃喜糖,有些人在谈话,人群有些拥挤,但没人脸露苦色。阳光从树梢间照射下来,映在每个人的脸上、身上,有一个小小的人,端着一碗散发着幸福与祝福的茶,穿插在人群中,并响起“饮糖茶啰~饮糖茶啰……”的令人愉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