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她”的风波

2024-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封锁野蛮

“她”的风波

冯万才

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她”是一个汉字。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人称的女性,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

当时这个"她"字属于生僻字,故刘半农先生以为自己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

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区分的必要。

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新思想的解放,西方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导致连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十分别扭。后来人们又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惯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倡导用“他”、“她”、“它”三个字来指代男性、女性和动物。

不过当时的中国女性正处于觉醒时代,开始倡导男女平等,刘半农倡导“她”字的行为,被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她们认为,男性可以继续延用流传下的“他”,而女性却只能退步、另寻他字,这是一种不平等,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

不仅民间有不满意的声音,1935年,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杂志《妇女共鸣》也公开表示,“她”字的构造去掉了“人”字旁,使用这个字是不把女性当作人,这是对女性人格的公然侮辱。

据说刘半农自从发出这个倡议以后,三年期间都不敢随意上街,生怕被当街辱骂和攻击。

没想到吧,如此常见的一个汉字,居然也有这样的历史!那么,生活中那些看起来平常的人都有怎样的过往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