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上)
齐帆齐微课
这周,我们写作成长营的打卡主题作业是《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这个主题作业对我来说有些难写,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不说自家餐桌上的菜品经常变化,有时候到外面吃饭,酒店里的菜品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我眼花缭乱。
我早已搞不清自己到底喜欢吃哪一道菜了。我是一个不挑食的人,饿的时候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饱的时候,就是山珍海味我也不会再吃。
以前书上说鲍鱼之类是好吃的东西,可是真正地吃到鲍鱼,我也没啥特别的感觉。
但如果真要让我写这篇文章,我倒是想回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那几道菜。那时候虽然都是粗糙茶淡饭,但巧手的妈妈制作的那几道菜却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农村物质生活非常匮乏,每个农村家庭的经济也非常窘迫。
那时候,生活在农村的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谁在塑料大棚里面种过菜。所以,蔬菜不像现在这么丰富,辣椒,黄瓜,茄子之类,只有在春夏交接的时候才会有。冬天想吃韭菜,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家一年到头吃菜都是依靠妈妈在自家菜地的辛勤劳作。
一年到头,我们家只有两个季节的菜比较丰富些。夏季时,辣椒、黄瓜,豆角、西红柿较多,一般不缺菜;冬天时,有蒜苗、白菜、菠菜、萝卜、大白菜等非常多。
春天和秋天是缺青菜吃的。因为春、夏、秋三个季节种青菜很容易被虫子咬,自家的菜地是从来不打农药的,所以这三个季节,很少有青菜吃。
不过夏天的时候,妈妈会种些苋菜。我记忆中苋菜好像没那么招虫子咬。
特别是双抢季节——插秧和收小麦同时进行的时候,是最缺菜的。
这个时候,头一年入冬前腌制的一大缸咸菜,就是我们家春天的主打菜。
秋天收割水稻的时候,也是最缺菜的时候。但每年的这两个时段,妈妈总会有办法让我们有菜吃,从来不让我们吃没有菜的白饭。
下面这几道菜就是那时候我们家春秋缺菜时经常吃的几道菜,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几道菜。
01炒面
妈妈把面粉放在锅里面炒,制成黄色的炒面。
炒面的制作是需要一定功夫的。干燥的冷锅里放面粉,面粉和炒锅一起慢慢加热的时候,要用锅铲不断地翻动面粉,直至面粉被炒成黄色。制作炒面的整个过程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地不断翻炒,要有耐心。
每次妈妈制作的炒面都很香,有时候饿了的时候,我还也会用炒面冲水喝,很抗饿的。
面炒好之后要放在簸箕里摊凉,再用布袋装起来。

每次粥煮好之后,从锅里盛出半菜盆稀粥(那时候我们家里人口多,菜要用菜盆装,而不是现在的碟子),然后在稀粥里加盐加猪油,待搅拌之后,再往里加入适当的炒面,再往一个方向搅,直至搅得没有一丁点面泡,成了均匀、粘稠香喷喷的、的面糊时,我家的菜就算做好了。
当然,这个时候如果菜地里有刚长出的青翠欲滴的辣椒,把它剁碎和炒面一起搅拌,不仅菜的颜色好看,而且味道也会略胜一筹。
那时候小,家里穷,也没什么好吃的,更不懂得补充维生素啥的,我就觉得喝粥时,能有炒面当菜,我就最喜欢。
备注:齐2021年度写作读书成长营第226篇/字数1189/累记字数3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