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共情
最近遇到两个案例,两个案例中的家长都觉得老师有针对孩子之嫌,家长举了好些例子,有的可能会存在歧义,有的觉得真没有。但是,老师在处理问题中的切入点以及方法值得调整,但这些还真不一定是针对,而是老师经验欠缺的问题。
举个例子,班级因A同学没有带红领巾而扣了分,B同学很生气,就先在座位上不停地骂A同学,后来干脆跑到A的座位那儿去骂A。A于是打了B。B认为,他自己被打了,受了委屈,老师在以前说到的保护他没有做好,而且当天没有扣A的操行分,所以,自己被针对了。当然,其中还混杂了老师与家长对话中的不愉快。
与老师沟通中,老师觉得特别委屈。在处理这个事件以及处理关于B的很多事件中,感觉特别疲累,需要花费比别的同学多得多的时间,甚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同学那儿,老师说一两句立即就见到效果,而到了B这里,可能需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才行。面对家长与面对B这个同学,都消耗了老师很多的精力。老师甚至觉得,这样对别的孩子不公平。
老师的话,我深有同感。我与这位家长接触了3次吧,每次基本上要花两个小时左右。特别是想去说服家长,讲着讲着,又必须要重新回到原点进行。因为家长有自己的固执想法。
当家长固执,老师也比较固执时,往往就会很不好协调。在分别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位老师与家长、与孩子有同样的气质:迷一样的自信。我能明显感觉到,要改变他们很难。而且,两人都属于有事就说事,不愿意先共情,不愿意先温清的那种。给人的感觉有些硬硬的。当然,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而不愿意温情。
有时,我在想,除了基本的礼仪与个人修养上,需要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中增加共情的成分外,做为老师,还需要修炼自己“职业共情”。我们可以不认可一些家长与孩子的行为,但我们需要从职业的角度去分析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沟通交流时,理解他们,产生共情,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比如,B同学与他的家长在看待很多问题时,先看到的是不好的,在他们的眼里,班上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缺点,因此,老师要求他,就认为是在为难他。而在他自己犯错时,他们也并不避讳,会很快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寻找改正的方法。所以,在与老师沟通交流时,B同学与其家长总会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做得不好的是老师与别的同学。
事实上,我觉得B与其家长做得并不算好,老师也有自己的改进空间。例如,B同学在上述事件中,一直纠结的是自己受了委屈,老师没有保护他、可是,引起冲突的起因本就是他的不断挑衅,背后就是如何去关心集体的方式,如何与同学更好地相处的方法。前期老师处理与家长沟通、与孩子沟通时都没有放大这里,而是纠结于打架事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