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认识鲁迅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
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而看一切太难,
固然能使人无成,
但若看得太容易,
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鲁迅
这是鲁迅创办《新生》未果得出的结论,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一件,他有悲哀无愤懑,更多的是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想要了解鲁迅,就读读他的书《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十二篇忆往事滋味的文章,《范爱农》《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琐记》等,好几篇被收入教科书。但那时学鲁迅的文章,因太不了解鲁迅(只是背着从老师那里抄写的: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著名的文学叫,思想家,教育家,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只觉得那时候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强调的是鲁迅是一个好学的人。现在读这一篇,才发现百草园是鲁迅自由自在的童年乐园,他可以在那里捉蚯蚓,摁放屁虫,看爬藤往墙上爬,在这个荒凉的园子里,这个五六岁的小孩,快乐自由自在的,但父亲把他送到三味书屋之后,他每天都要背诵之乎者也,老先生摇头晃脑读书的样子,让他少了很多乐趣,虽然三味书屋里也有一个小园子,但远不及百草园有趣。现在读鲁迅更多的情感都能体会到了,但那时无论怎样是感受不到的。
还有他的小说《呐喊》《药》《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都好懂,这最大的原因之一是鲁迅,在写这些小说集时,把自己的“写作背景和意图”放在前面,《前记》《后记》读一读什么都明白了。这些是继《朝花夕拾》之后他写的比较成人化的,揭露社会人们精神上麻木愚钝的小说。他写小说集的原因起先是“敷衍朋友要写点文章,最初写了《狂人日记》,慢慢积的有十多篇”。当时朋友来访,鲁迅正处在寂寞悲哀之中,朋友邀请他一起来写文章,便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自然有他的确信,他不能抹杀这希望,因为希望在于将来,他便答应了他也做文章了。
无论是滴着人血馒头的《药》,还是《故乡》中再也认不出自己的闰土,最后让人惦念再也没有见过的《孔乙己》,还是那个十足可悲的阿Q,《明天》里可怜的单四嫂,鲁迅的小说几乎都以悲剧结尾,但似乎又透着某种希望,《药》的结尾黑乌鸦飞走了,老板不再念叨《孔乙己》了,单四嫂没有做看见儿子的梦,闰土的儿子邀请侄儿去玩……
这一切可能就是“毁灭这铁屋的希望吧!”
为了“唤醒这一屋子的人”,鲁迅是从心里扎了根的。他从小上新式学堂,是因为是父亲得病四年,他目睹了家乡庸医对父亲毫无效果的医治,他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这时他便到日本学习医学,打算毕业回来,就只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病,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以这样的方式来救国。但是,有一次因为教授微生物的老师,放了一部故事片给学生看,当时正值这个战争时期,他竟在片上忽然看见了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边,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示众的亲人们。看到这些,中国留学生拍手喝彩。从此以后,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第一要注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要首推文艺,于是他想提倡文艺运动。后来他投身于文艺,摇身变成一个隐形的战士,用自己的笔来记录,来来揭露,来唤醒麻木的大众。他将这件事做到了底,因此“有了结果”。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代又一代人,循着鲁迅的方向,看到了希望,寻见了柳暗花明。永远纪念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