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百合都有自己的春天
2013年认识小含,是在我主讲的集团艺术中心“周末快乐习作”辅导班上,当时他9岁,三年级学生。
第一眼看到他,就有点心疼,很帅气的脸上没有一点儿笑容,随时都是一副要哭的委屈模样。课堂上,他是最忙的:时而笔头掉了,弄得自己脸上手上都是墨水,于是哭着去清洗;时而随身带的硬币从口袋溜出来,在教室里想起了清晰的滚动声后,小含大叫一声“妈呀”,随即从桌底下一个熟练的翻滚,硬币就被他牢牢抓在手上,但失而复得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呈现在脸上,一副等待老师惩罚的表情已经到位……一个学期过去,他没有一次能按时完成作业,要不就是课本没带,要不就是笔没带,什么都不缺的情况下,他给老师的永远都是三个字:“不会写。”
面对这样的孩子,沙场征战几十年的我也无计可施,只好在心中暗暗祈祷:小含啊小含,上了高年级,千万不要出现在我的班级里啊。
可是,老天作对,你怕什么,他就偏来什么。2014年秋,小含升上四年级时,接他们班级的恰恰就是向上帝虔诚祈祷过的我。跨入教室的那一霎那,我和他都愣住了,我的笑容僵住了,满腔的热情瞬间降到了冰点。小含应该比我还痛苦——事后,他妈妈告诉我,小含听说四年级要换新班主任后,很高兴,打算脱胎换骨好好学习的,可看到我之后心都要碎了,回家一脸崩溃的表情告诉妈妈:“妈妈,完蛋了,这个老师认识我啊,骗不了她的!”
交接工作和家访工作后,对小含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应该说,这是一个所有授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他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不服从任何人的教育。课堂上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拿起笔用力戳向同桌,同桌的手臂上,旧伤未愈新伤已到,谁都不愿意和他同座。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于他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连爸爸的打骂也不凑效。但谁都只能选择原谅,因为他所有的行为看起来都不是故意的,包括用笔去戳同学的手臂,他说只是想和同学玩玩儿。而且他善良聪明又可爱——各种献爱心活动,他从不犹豫,恨不得倾尽自己所有;口语交际课,他总能脱口成章侃侃而谈,因为他看的书足够多又能牢牢记在脑海里;见到老师,他一定送上脆脆响的问候“老师好!”大扫除活动,他总是满头大汗地忙进忙出,只是一下子不小心碰翻了水桶,一下子用多了清洁剂弄得满室都是泡泡,一下子能在刚拖过的地板印上几个黑乎乎的鞋印。所以,提起他,老师、同学、家长最常用的评价语就是“哭笑不得”。

怎么让他真正融入集体,树立信心,慢慢进步,这是我接班以来,苦苦思索却始终无解的一个大难题。
2015学年上学期学校举办“迎新年艺术节”,动员会上,我们校长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这个提议让我当时眼前一亮,马上想到小含。何不借此机会让他重拾信心,何况他对语言艺术又是那样的情有独钟:语文课堂上,只要是朗诵,绕口令,三句半他都积极参与,全情投入。他的伙伴嘛,就选择他的好朋友——另一个同样调皮捣蛋的孩子小丰吧!小丰同学,是另一种让人头痛方式的存在,用学校德育主任马主任的话说,他从来没有两只脚同时沾过地,面对他,老师们除了摇头叹息就是耐下心来教育他帮助他。瞬间,我决定豁出去了,顾不上是在会议中,马上开小差为他俩量身定做艺术节的节目。真得感谢自己曾经有过少儿语言艺术培训的经历,很快就为他俩匹配了节目——讲相声《吹牛》。
接下来的日子,这俩小家伙就铆足了劲儿去练习了:课间饭后,教室的里里外外总是传来他们令人忍俊不禁的声音:“我是吹牛世家!”“我还是吹牛专业户呢!”慢慢的他们又觉得单单靠说不够给力,自己加上了动作和表情:手舞足蹈,就地摔倒;皱眉眨眼,呲牙咧嘴,围观的同学无不哈哈大笑,短短几天,他俩就圈粉无数。
其实那个艺术节,想参加语言艺术大赛的孩子特别多,我们班就有七八个小组在PK。但因为偏心,也特别想让他们感受一下前所未有的阳光下的大舞台。初赛前,我只辅导小含和小丰,别的孩子全是自力更生。班级选拔赛,我充分调动自己所能达到的语言感染力,巧妙引导孩子们把票投给他们,当然他们确实表现得也非常不错:全情投入,脱稿比赛,以较高票数代表班级参赛。
就这样,他俩过初赛进复赛,一路杀入了年级总决赛,并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决赛结束,我们的副班主任刘老师感慨万千地说:“想不到,这两个捣蛋大王在舞台上会有这么好的表现,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啊!”这确实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两百多人的现场,他们落落大方,激情演绎,赢得满场的笑声、掌声和欢呼声。特别是小含,活脱脱一个小相声家的范儿。
一个周末过去了,星期一返校,小含所在的组长在收作业时跑上讲台兴奋得直嚷嚷:“小含写作业啦!全写啦!”这是那天我们班最令人兴奋的特大新闻,在“一分钟说新闻”活动中几乎人人提及。其实在准备艺术节比赛的时候小含已经悄悄改变了:12月7号,他自己独立完成了一篇四百字的作文《我敬佩的一个人》,百分之百为原创,写的是我,尽管因为错别字较多令人读起来有点费劲儿,但其中的真情实感还是让人热泪盈眶。我把小含的“处女作”拍下来分享在微信朋友圈中,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十分火爆。

新的学期又来了。有一天,早餐时间,数学课代表激动得冲小含大声嚷嚷:“你也有今天!”讲台上的我吓坏了,以为又是坏事来临,一问才知道,以前催也催不来作业的小含,那天居然主动去找数学课代表交作业了,以至于课代表激动得语无伦次,把该好好表扬的话说成了吓人的话。
当然,小含并没有因为一次艺术节活动就能有脱胎换骨的表现和立竿见影的进步。但食髓知味,有了光环笼罩这么美好的体验,谁还愿意自己回到乌云密布的过去呢?从那以后,小含的笑容渐渐多了,和同学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了,作业上交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毕业考试,“语数英”三科,小含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相信多年以后,小含一定会对2015年的学校艺术节记忆犹新,也一定会在回忆中绽开甜甜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