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 _ 2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提琴之聲_Msc
要寫出一本好書不一定非得住到山洞里,可要是不愛交際可能是有助於創作的。
哲學家:巴魯赫 · 斯賓諾莎 (Baruch Spinoza, 1632 - 1677)
用法:當別人質疑你為心裡分析支付的巨額費用時,告訴他:我正試圖“激活的情緒,如同斯賓諾莎所說的那樣”。
葡萄牙裔猶太哲學家巴魯赫 · 斯賓諾莎某天在他家附近的猶太教會堂的台階上被攻擊,對方認為他是個異教徒。在那之後,他一直保留著那件被小刀劃破的斗篷,有時甚至會穿起來,提醒自己要活得更小心。斯賓諾莎生活在阿姆斯特丹,雖然他是個舉止溫和的人,但他的一些理念讓別人非常生氣。因為他提出人類的靈魂不是永恆的,向上帝祈禱沒有意義,因為上帝并不幹涉人類的事物。照斯賓諾莎的說法,上帝本質是宇宙間所有事物的總和;上帝就是自然。
在他死後出版的代表作《倫理學》中,斯賓諾莎相信世間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如果我們了解得足夠多,那麼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可以預測的。如果我們要獲得某種接近自由意志的東西,那麼其實要追求的是領悟力。我們那些發號施令的情緒如同獨裁者一般,領悟它,就可以激活它,讓它變得“積極”,否則它就是“消極”的。“領悟,”斯賓諾莎宣稱,“就是自由。”
斯賓諾莎追求自由和領悟時的專注力是讓人驚歎的。他生活極為簡樸,吃得很少,禁慾,而且可以一連工作幾天不出門。他唯一的缺陷據說是有時會喜歡看蜘蛛追捕蒼蠅。別人給他的學術上的榮譽都被他拒絕了,反而靠製作顯微鏡和望遠鏡的鏡片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這些勞作中的粉塵讓他的肺病惡化,四十四歲就去世了;但是斯賓諾莎作為啟蒙運動最偉大的先驅之一,他的那種無畏的理性精神卻有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