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
2016年5月20号凌晨,我和许先生踏上从张掖开往敦煌的火车。一夜迷迷糊糊,始终按捺不住对即将探索未知的兴奋。因为在这之前,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丝绸之路,组成了我对敦煌理解的全部。为了了解敦煌,特别是莫高窟,我特意翻看了央视制作的10集纪录片——《敦煌》。镜头下的莫高窟,已经让我心生向往。
清晨,我们摸索着起身,透过车窗,看到那飞速倒退的戈壁。我们知道,敦煌,就在不远处了。再看看天,阴天,这样的天气让我们错失了最耀眼的七彩丹霞,或许我们将再错过一次沙漠日落。
由于莫高窟统一采取网络预约参观制,我们提前几日便在网上预约了莫高窟参观的上午场次。在参观实体洞窟之前,所有游客必须在敦煌火车站附近的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两部时长分别为20分钟的电影,了解莫高窟,最后坐上摆渡车抵达实体洞窟进行指定洞窟的参观。
观看电影过程中,老天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敦煌,下雨了!而且还影响了实体洞窟的参观,洞窟临时关闭,景区甚至做好了给我们全额退票的准备。当我们也决定回市区找个旅馆住下的时候,洞窟积水已经排除,可以开放参观了。可以想象我们一脸懵逼的样子。
我们佩戴相同频道的耳机,跟随导游,参观了指定的8个洞窟。导游从洞窟的修建年代,建筑风格,壁画,彩塑给我们讲解了每一个洞窟。从镜头下的莫高窟切换到现实中的莫高窟,它显得没有那么神秘,有些洞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完整,我们只能通过导游的讲解结合自身的想象才能稍稍还原它曾经的辉煌。
站在承载了如此厚重历史与文化的洞窟前,我深深觉得自身知识的匮乏,远不是10集纪录片以及一次参观所能弥补的。
回市区狠狠补了一下午的觉。起床已是下午四点,拉开窗帘,好一个艳阳天。似乎是为了弥补上午和我们开的玩笑,老天再也不好意思在我们面前吝啬一丝阳光,尽情挥洒,加上蓝天白云做背景,我们的心情也是格外舒畅。
租借了店家的单车,我坐在前面横杠上,许先生揽着我,一如当年我们在矿大校园招摇的样子,就此,我们出发去看日落了。
事实证明,敦煌的日落比东部的日落晚了两三个小时。我们像两个小孩,在沙里撒欢。爬啊,走啊,跳啊,跑啊,吃了满嘴的沙子还不止,头发里,耳朵里,脖子里,摸一把,都是沙子,好在这沙子又细又软,我们当下竟然还不自知。
玩累了,我们找个观日落不错的地方并肩坐下。太阳最后挣扎了几下,开始往沙坡后面下沉,空气也开始冷了下来,看一看时间,已近晚上九点。
回去的路上,我们找了家小饭馆解决了晚饭。相信我,在西北几日下来,吃青菜还不如吃肉来的划算,而且牛羊肉特别地道。
敦煌第二日,许先生有事,先我飞回了上海。送别许先生,我报了敦煌西线一日游,途径西千佛洞,敦煌古城,玉门关,汉长城,雅丹魔鬼城。此行的终极目的是观雅丹,赏戈壁日落。
玉门关的出名,源自一首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为汉武帝时期通往西域的通道,繁华一时。如今的玉门关只剩下一个土堆,静静地伫立在茫茫戈壁上,很难想象它当初应有的样子。
汉长城同玉门关一样,作为西汉时期的防御工事,采用红柳,芦苇编框,中间实以砾石,层层叠压而成。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完整保留下来的不多,但是仍可以看出那一层层的堆砌。
雅丹其实是维吾尔语,原义是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雅丹魔鬼城就是由这一座座自然风蚀而成的土丘组成。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此巧夺天工的景观,都是自然造就的。
看完雅丹,我们一群人,默默集中在一块,朝着太阳西沉的方向,静静等候着。一开始,霞光万丈,染红了天边的云彩,然后太阳开始沉入茫茫戈壁,天空也就慢慢陷入黑暗。我回头往汽车的方向走,拉了拉外套,有点凉了。这一画面,好多次在我脑海中出现,而我始终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将它描述贴切。见到许先生,我只跟他说,那种美,或许只有再看一次才能体会了。
敦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很迷人。你感觉自己游走在一段段历史中,它曾经那么辉煌,你心生敬意,不敢怠慢。你感受着自然的鬼斧神工,觉得自己那么渺小,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