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的背影
文||晋梅一枝香
透过厚重的历史微光,我仿佛看到了2200多年前荆轲远去的背影,是那样地悲壮,又是那样地令人肃然起敬!
喜欢养士的太子丹,为报当年作为人质不被秦王待见的“见陵之耻”,而大量招募天下人才,以备复仇之用。而在田光看来,太子丹所养的士,人数虽多,但其实没有真正可用之人,于是向他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待荆轲可谓厚矣。不但常到荆轲处看望,而且还三天两头送钱送物送美女,让荆轲尽情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以便使他为图太子之事而不遗余力。
这时,燕国南方的赵国被秦国完全占领,秦军到达燕国的南部边界,燕国危急,太子丹恐惧。荆轲,该出马效力了。
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之前,荆轲为完成太子之重托,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和策略,而决不仅仅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谋在勇先。为备信物,他私见樊於期,三言两语就让樊於期割下头颅,以匣盛之。
在确定了副手秦舞阳之后,虑事周密的荆轲在等待一个远方的朋友一同前往。但太子等不急了,责让他迟迟不出发,怀疑起他的心意,这可激怒了荆轲,在喝叱了太子之后,荆轲负气出发。
易水诀别的场面,十分悲壮。白衣,白冠,白马,俨然生死离别。更有“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勇士夏扶,激愤之时割颈为之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及至秦国,荆轲先用重金贿赂了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让他在秦王面前为荆轲一行多多美言,从而达到放松对方警惕的目的,为成功行刺秦王进一步铺平道路。
偏偏面见秦王之时,勇士秦舞阳却“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此时,荆轲回头笑看舞阳,以稳定其心情,并上前对秦王妙语掩饰一番,解除对方怀疑,可谓机智灵活。
秦王让荆轲取秦舞阳所持地图,“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做出早已在脑海中设想了无数遍的动作,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握住匕首刺向秦王。
而秦王也不是等闲之辈,于惊恐之中快速起身,挣断衣袖,荆轲没有击中秦王。情急之下,秦王围着柱子跑,荆轲围着柱子追。一时间,秦国的大臣们,一并失去了往日的常态,慌作一团,也乱作一团。
彼时,荆轲好威武!秦王好狼狈!
秦舞阳呢?还不快过来帮忙!可是迟迟未见此人,也许此刻秦舞阳早已吓得尿了裤子,变傻了,变呆了。
接下来,秦庭之上,又是侍医夏无且的以药袋掷击的干扰,又是群臣“王负剑”的提醒,秦王终于拔出了长剑,凭着武器的优势,砍伤了手持匕首的荆轲,砍断了他左边大腿,荆轲倒了在地上。
受伤的荆轲无法行走,只好将唯一的匕首投向秦王,没有刺中秦王,却中在柱子上。此时的荆轲已手无寸铁,只有坐以待毙。
于是,荆轲被那些清醒后一涌而上的卫士砍了八次。勇士荆轲倚柱笑骂而死。秦王慑于荆轲之勇,竟然“目眩良久”,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这是东晋陶渊明所总结的荆轲刺秦失败原因。我的看法则有所不同。
也许是荆轲在刺杀的一瞬间有过犹豫,并非真的想把秦王杀死,而是如他临死前所说的那样:“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也许是秦王的反应实在太快,躲避及时,而衣袖又不够结实,被轻易扯断。
也许,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总之,荆轲刺秦未遂,秦王侥幸逃脱,最终成就其六合天下、千古一帝的传奇。
然而,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荆轲虽然最终还是死了,但是他的威名和影响要远在古代其他刺客之上。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是神勇的。千百年来,人们常会提到他那早已被历史定格的背影,或唏嘘,或感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