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里的年轻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中国气象报》副刊,文/高振朝,文责自负。
二十五年前,我离开了太原,和四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山西省隰县气象站。该气象站位于沟壑纵横的吕梁山区,地址设在古城村蛇家圪梁山顶,属于国家三类艰苦台站。隰县气象站是国家基本站,担负着地面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农业气象观测、高空风探测等任务,除了正常的气象发报外,还为民航、军队提供24小时航空报、危险报。隰县气象站的工作量大,用人多,人员流动性较大,为此,人们戏称隰县气象站是 “黄埔军校”。
地面气象观测是隰县气象站最基本的业务,我们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马上胜任工作,常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实习。隰县气象站的安排是:师傅主班,徒弟跟班;徒弟主班,师傅副班;本人单独值班。最后,我们还要经过考核,才能实现由学生到值班员的角色转变。当时还没有计算机,观测、计算、编报、发报都是手工制作,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确实困难。由于隰县气象站地理位置偏僻,又靠近坟地,在夜间值班时,男同志都有些恐惧,更别说女同志了,真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感觉。尤其是在遇到电闪雷鸣的复杂天气时,值班员不但要经受恐惧的折磨,还要遭受大雨的 “洗礼”,更要经历将多份气象电报及时发出的手忙脚乱……所以,从隰县气象站走出的观测员都是响当当的。
当时,气象站里的年轻人有12个人,大家都还没有成家,也不太会做饭,单位雇佣了炊事员给大家做饭。但后勤管理是一件麻烦的事,需要大家一起承担。于是,我们年轻人就自发轮流担当起了事务长,主要负责购买东西和记账结算。单位离县城有5公里的路程,交通很不方便,当时,气象站有几辆自行车,每个月,负责采买的人不知要往县城里跑多少回。有时候,遇到下雨天,还要冒雨步行去购买,来回要花费几个小时,回来时,采买的人满身湿透,不知是被雨水打湿的,还是被汗水浸透的。为此,大家都很感激,但进城采买的人总是一笑了之: “只要大家能吃好,值了!”
我们年轻人朝气蓬勃,不甘寂寞。在闲暇之余,有的人追逐心中的梦想,与书为伴苦钻研;有的人在小桌前三五成堆,“升级”“拱猪”论高低……田间小路是我们年轻人午后结伴散步的好去处,漫步在小路上,常能听到男同志大声呼叫的声音随空谷传响,悠悠然随风飘去,还有女同志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优美歌曲。
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气象站里的姑娘学会了种地,施肥和管理。
为了解决结婚难的问题,气象站里的老站长、老师傅没少出主意、想办法。
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老站长创办了幼儿园。
……
在隰县气象站这个“黄埔军校”里,年轻人的故事说不尽、写不完,只有往事记心间。
注:此文2011-3-28《中国气象报》副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