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压火,别冲动
人在社会中生活,其本质是各种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对自身周围的关系处理得越恰当(包括与自己),就会感觉越适应,越舒服。
对此,大教育家孔子最为推崇中庸之道。中者,无过之也无不及。庸,平常也。即以一颗平常之心,不偏不倚地处理生活中的事端,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互为牵制,互相补充。
近年来,因为口罩的缘故,核酸检测成了常态,这不,街边已排起了蛇形长队。人们一边慢慢地向前挪动一边引颈张望。
不怕慢,就怕站。队伍毫无征兆地停止了前进。人群有了小小的骚动,纷纷询问原因。但见简易房里的工作人员在打电话,话题关乎窗口前那位老年人。
大概是老年人不会操作程序,只拿了身份证,听说还是外地的。工作人员就此事与同行咨询、沟通,但见这位扫码的工作人员不紧不慢,视窗外众生为无物,总之,十来分钟过去了也沒商量出个所以然。
人们的耐心在一点点被消磨。
突然,人群中蹦出一个"程咬金",只见她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喝道:"什么情况?一直打电话!我要拍照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
对方一惊,辩解道: ”我打电话是因为......”
女程咬金不依不饶: “那关我什么事?我要拍照......”
一场纷争平地而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人们窃窃私语,眼神中透露出茫然。
争论持续了一两分钟,队伍又开始挪动起来。这件事也就在双方的据理力争与不甘服输中不了了之了。
纵观这件事,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不可取之处,虽然事关工作,但也不该无限制地拖延,置众人体验于不顾,从而引发事端。群众女处理事情行为过激,不利于问题解决。
现代社会中,政府为了提高职能部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倡导群众监督机制,这本是利民的好事,但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滥用这一权利,断章取义,混淆视听,把简单事情复杂化。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一件纷争的发生,当事双方都或多或少有责任,如何化解要以想要达成的目的为原则,采取合理的中庸之道,理解对方工作的困难,以提醒、建议为主要手段,以期问题得到解决,而非拍案而起,先声夺人,把矛盾激化。
事件中的女子行为过激,违背了中庸之道中无过的准则,所以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