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线上第一课 笔记&作业
周末都没办法好好坐下来听课画导图,看大家唰唰唰地交作业发导图,看得我好忧伤。。。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回家,吃完饭,丢下孩子们,赶紧关起门来听课,画导图笔记。还没等中心图画完,两只都钻了进来,哎。。。一阵兵荒马乱,好不容易画完了第一课的笔记。

其实我课程断断续续听了三四遍,就是一直没下笔。我是不做笔记就学不进去的那种。
※※※ 关于一级分支※※※
1. 疑问❓:画一级分支之前,扫了一遍PPT发现,课程内容不止老师说的四个,还多了一个。有个疑惑,这要是做实时的听课笔记,事先只知道老师大纲里四个章节,画好四个之后,听课补充导图时是不是就不好多加一个一级分支了?
2. 以后要注意的❗️:画一级分支后,选择的颜色最好先放外面。因为有的相近色到后面就会忘了拿哪个。
※※※关于课程※※※
这个课程可以设计成青少年课程的第一节,作为思维导图这种方法的导入。
但需要针对听课对象来增减内容,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家长,一类是孩子。
本来想赶在24点前完成,结果哄完两只,我自己也成功睡过去了。还是迟交了。
第一课作业:《静夜思》限时20mim

都超时了,双倍时间搞完。早上起来,两只在边上不停打断,吵得我好烦躁。
在写第一个一级分支的时候,最开始写的是明月,后面写第三个分支发现也是明月,就改成光了。还是没有细致地想好全局再画。
左上的故乡和明月差点忘了画,大宝提醒才想起来忘记。但是故乡和地上两个词画不出来。就问大宝,“你说故乡画什么呢?”她答“钉子。”我问为什么,她反问我故乡是什么。我告诉她就是老家。于是她脱口而出“那就画房子吧!”我眼睛一亮!给她狂点赞!唰唰唰画了个老房子,她跟我说“妈妈,我就不会画这种房子,你画的好好~”哈哈!我们这算互相吹捧吗?
后来又告诉我,“妈妈,我刚不知道故乡什么意思,听到‘gù’,我就想到钉子。”嗯!这样你就多会了一个词啦!
※※※第一次合作古诗※※※
她高兴地哼着《咏鹅》。我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我们来画《咏鹅》的思维导图吧!她高兴答“那我们一起合作吧!”于是有了下面这幅作品。
中心图本来要表达“浮绿水”,结果绿水被我涂得好像鹅在绿草地散步,哈哈哈哈哈哈哈。。。即使她最后补了一朵荷花,然而好像并没有救回来~

※※※教学五步曲※※※
第一步:折出九宫格。告诉她中心图要画在中间这个格子。
第二步:画中心图和写标题。一开始,我按照我的习惯,百度找出鹅的卡通图片。她看完跟我说,妈妈,可是我要按照老师教我们的画哦!我一愣,有点惯性思维了,其实可以让她自己发挥的。她一下笔就要画框,我本来制止,后来想想这也未尝不可,重要的是要保持她的兴趣。最后才发现中心图画完忘记写标题了。幸亏上面比较空,赶紧补上。
第三步:画分支。我画出四个一级分支和耳机分支写上字。让她参考我的《静夜思》每个分支画上不同花纹。
第四步:画小图标。两个人一起讨论画什么,有些不明白的,我就跟她解释。最后一个分支,她没耐心我就把“拨/清波”画了。最让我惊喜的是“浮”,我说我想不出来,结果她想了想说“画游泳圈吧!”哇!联想得太棒了!结果下笔画错位置,画到“绿水”上了。我有点不高兴,结果她马上说“我想到了!可以把水画到游泳圈里!”我真的有点佩服她了。
第五步:落款。她这名字写得我都没地方写我的名字了,好尴尬。

一次很棒的尝试!这也许就是尹丽芳老师说的“快乐学习”吧!不停地大开脑洞!不停地共同成长!以后继续!
附:第二次语音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