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进化论读书心理专题推荐集

看了那么多干货,为什么还是没有长进?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846人  靳小凡

“你说的道理我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网上写文章,总能遇到这样的评论,他们看了许许多多的干货,却依然没有长进,于是开始犯自我服务归因偏差(self-serving bias in attribution)——有长进那是自己牛逼,没长进那是干货没卵用。

「理都懂,然并卵」现象太普遍了,根源在于,他们并不懂知行合一。

“我也知道读书好但没时间……我也知道这些写作技巧,只是不敢写……”

他们真的知道吗?王阳明可不这么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合一这词儿相信人人都听过,很多人呢把它当做世俗的说教,不以为然。但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知行合一并不只是说教,而是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

下面我会分别从控制论和认知科学的视角,谈谈「知行合一」对我们的成长为何如此重要?最后给出几条运用「知行合一」的思路。

1、知行合一为何重要?

①控制论的视角

说到知行合一,我们得向老鹰学习一个,看看它是如何抓兔子的?

老鹰抓兔子,兔子一慌就赶紧跑啊,不可能在兔子跑的那一刻就算好它的运动方程吧……

数学不好没关系,咱先大致地冲过去,然后一直盯着它,鹰脑不断获得和兔子的差距信息,从而控制翅膀动作以减小目标差,直到目标差为0,逮到兔子。

在这个例子里:鹰脑获得和兔子的差距=知,调整飞行动作=行。

如果没有了“知”,比如它不幸闪瞎了鹰眼,没了信息,只能胡乱扑腾。

如果没有了“行”,比如它刚吃完一顿大餐,看兔子看得再清楚,也没卵用,因为它吃太撑,实在吃不下了。

从控制论的视角看:获得信息=知,实行控制=行。

“人们只有对外部世界有所认识,才可以能动地去改造它。反之,人们只有参与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才能够获得对他们的真知。”

——金观涛《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说大白话就是,知促进行,行反过来又促进知,这在本质上揭示了知和行是统一的,缺一不可。


认知科学的视角

先口算道题:23×21=?

算没算对不重要,你刚刚在头脑里演算的过程,用到的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知道一个新的道理“哇,原来习惯是这么养成的!”也是工作记忆,但工作记忆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灰色小球,不加巩固,便转瞬即逝。

要想内化,必先形成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而长期记忆对应的是解剖学层面的改变。

突触巩固:生成新的蛋白质,强化突触,如下图。

系统巩固:联结脑中的各个记忆点,以巩固记忆,如下图。

这意味着,不存在知道一个新的道理你立马就能改变,因为「改变」必须是生理层面的改变,需要长期的突触巩固和系统巩固。

而所谓「一小时学会xxx」「三天学会xxx」不过是营销手段,当真可就太傻了。

那记住某个道理,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就ok了吗?

非也,因为你的记住可能仅仅是会背诵,也就是长期记忆里的语义记忆。比如你一直记住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你记住了习惯是这么养成的,你记住了各种学习技巧、读书技巧、写作技巧甚至倒背如流,但是,那又怎样?

听了xx大牛的写作课,把十几条写作心法铭记在心,就能写好文章了吗?

“记住多少知识,和调用多少知识是不同的。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知识与知识的关联”——采铜《精进》

其实不仅是调用,更要自动化地调用,这也是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的一大特点,程序记忆可以理解成技能,比如骑车、打字,你可以不假思索地用起来,那技能是怎么炼成的呢?且看下文。

上高中时,我超喜欢打羽毛球,不过基本是「打野球」,自己随便瞎打。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报了一个培训班,教练边示范边讲解,我才知道:

“哦,原来正确的发球姿势是这样的,高远球是这么打的”

但仅仅知道这些羽毛球知识没用啊,我必须练习,反复地刻意地练习。13年的暑假特别热,球馆有如蒸笼,有一次差点中暑,但也正是这两个月高强度的训练,大大提高了我的羽毛球水平,大一开学时还拿了个市里的小奖。

方法论内化成技能,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练习,反复地刻意地练习,练习的过程就是改造大脑的过程。

所以如果只是「看」,再多的干货也的确没卵用,因为不愿为了改造大脑而练习。这就是知行合一在认知科学上的意义。

2、运用知行合一的思路

①勤练习

世上没有速效丸,只有反复地刻意地践行方法论,它才可能成为你的技能,这不是鸡汤,而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结论。

这就好比,听一个演讲家讲演讲技巧,讲得再多再细,你的演讲能力不一定会提高,而这个演讲家的的演讲能力却一定又提高了。

练习也不是无脑重复,而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练习要略有挑战,而又不至于远超个人能力。

一方面知,输入知识;一方面行,践行知识。关于如何练习,推荐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有更详尽的阐述。

②寻动力

研究发现,人们在考虑长远计划时偏好用「为什么」思维,买了张一年的健身卡,是为了有个强壮、健康的身体。

考虑短期计划时偏好用「是什么」思维,明天下班以后得去健身房锻炼30min。

但人们在执行短期计划的时候,因为任务太具体,常常会觉得动力不足,导致拖延。

解决办法是,把小事和更长远的意义联系起来,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因为行为的原因能给人动力。与其说又得6点钟起床,不如说为了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利用早起的时间自我提升等等。

练习任何事之前,先问自己为什么?比如你可以至少想出三条理由,写下来,放在时刻能看到的位置。

其次,根据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动机最好来自内部,外在动机(为了钱、为了奖励)是不能长久的。

③找场景

即尽可能多的找行为的触发点,有两种:

1、目标感染

想想高三晚自习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就知道了,别人都在学,就是你学习的触发点,所以你可以加入共同成长的群体,或者找一两个人作为榜样,都会有积极作用。

2、环境暗示

如果你想读书,就把书摆放在最明显的位置,另外还可以规划好时间和地点,甚至计划工具本身的存在都能帮助你行动起来。

寻动力、找场景这两个方法更详尽的内容,推荐霍尔沃森的《成功,动机与目标》。

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知识、道理、方法论、干货……既可以免费得到,也可以付费买到。

人们可以极其轻松地去「知」,然而看了再多的干货 ,不「行」,乃至于不持续地「行」,便是无。

即便你「知」了本文的道理,但那「行」的人,一定是少数。拉开人和人的差距的东西,或许在此。只靠别人单纯提供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差一样东西,那无疑是——你自己的行动。

也没有一个方法是完美的,只能说指明了方向,路,终归是自己走。


主要参考书目: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金观涛

《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和你的生活》E. Bruce Goldstein

《成功,动机与目标》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