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沉稳,而后爱人
最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提前步入了“中年危机”:夜里睡觉经常做梦,梦见生活日常,梦见工作遇到瓶颈。然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一种总觉得什么事都来不及做的“心慌意乱”的情绪。每天,都从顶着鸡窝头和黑眼圈开始一天新的生活。疲惫不堪,但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硬撑。
为了安慰碌碌无为,却还经常焦躁不安的自己。我时常去网上找一些心灵鸡汤来激励自己。比如:“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忙,可以治愈一切迷茫”等等。然而这些心灵鸡汤并没有让我变得阳光向上,对未来充满期待。而是更加的否定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越来越多的不足。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跟不上自己的灵魂。我感觉到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承认你的平庸,但却尽最大的努力继续平庸。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也许是自命不凡。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的沉淀下来,活的太浮躁。
当我亲眼看到昨夜小区里停着救护车的那个位置变成了今天清晨黑色的灵堂;昨夜开救护车的大叔一个人玩着手机等待医护人员和病患及家属的场景变成了今天灵堂里的逝者和哭的撕心裂肺的家属及前来悼念的人。我的心中除了感慨就是匆匆上楼看看我仅有四个多月大的女儿醒来没有,照顾了她一夜的娃姥姥有没有顾上吃早点。
早春的风还是凛冽的,前后楼的距离我开单元门的手指尖已经有些微红。进门看到我女儿的第一眼,她冲我笑的样子已经从头温暖到我的脚趾。我走向阳台,又看到楼下搭起的灵堂,心中不免有些酸涩,身后女儿咿咿呀呀的叫声让我回过神来。我伸手去抱她的同时,她也张开双臂准备扑向我。这一刻,我的心中只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离开了大海的鱼儿又重新回到了水中,折了翅膀的鸟儿长好了伤口又重新飞回了蓝天的怀抱……
楼下悼念逝者的人多了起来,人们在楼下感怀,各抒己见。我不愿听到太多伤感的话题,于是抱着女儿径直走到客厅的鱼缸前,让她看摆动着彩色的尾巴快活的在水里游动着的鱼儿,她激动的挥舞着一双小手企图要抓出鱼缸里的鱼儿们。我抱着她蹲下来抓着她的小手让她隔着鱼缸去触摸,她突然变得安静。起初我以为她是害怕了,我抱紧她试图抽回她贴着鱼缸的小手,结果她对着鱼缸大叫不让我碰她。我不解,顺着她眼神的方向望去,她的眼神定格在鱼缸的上方,可是鱼儿们都在鱼缸的中下方游动。我再仔细一看,原来她是透过鱼缸看到了我抱着她的影子。她一直在盯着我们俩的影子看啊!我顺势亲了亲她粉扑扑的小脸蛋儿,她依旧看着鱼缸中的影子,甜甜的笑了。
我抱起女儿继续在客厅走动,听见楼下一个男中音感叹逝者走的突然。我心想:“怎么能不突然呢,昨晚我亲眼看见救护车停在楼前,仅一夜之间,就是阴阳两隔”。女儿伏在我的肩上咿呀的叫着,我摸摸她,不经意的说了句:“宝宝放心,妈妈会好好陪着你的”。自顾自的说完这句话我也愣了几秒钟。我把她交给她姥姥去喂奶,坐在沙发上回味我刚才说的这句话,我仿佛找到了能抚平我浮躁的心灵的精神支柱!
我深呼一口气,再次望向窗外,看着楼下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们。不禁回忆起三年前奶奶走的时候的情景,最遗憾的是她走的当天我去参加一场考试没能见到她最后一眼,听家里人说她为了等我没合眼……我是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小孩。出殡前夜,我在灵堂跪着跟我奶奶说了一夜我近些年受得委屈收获的喜悦(家人当时让我去睡我也一直在说)……在此之前我很平静,只是一直在跟我奶奶说话,仿佛她没有离开。到第二天出殡,告别仪式上我看见奶奶的仪容,我才意识到她真的要离开了,我才明白死亡的意义,那一刻我崩溃了……那年她89岁,亲朋好友劝我老人这么大年纪走了也是解脱什么的。但只有我明白,她带走的是我整个童年的回忆和精神依赖。我走出这个伤痛,接受这个事实用了三年时间,直到我现在结婚生子,才敢正视离别。
三年前的“不告而别”对我而言是最痛的感觉,最深的遗憾。三年后的今天,“不告而别”对我来说还是件人生最容易且最迅速发生的事,不给人以任何弥补和停下来调整的机会。说到这里,通常人们会用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抒发自己对“不告而别”的感怀。而今天的我,对它还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那就是首先保证自己好好活着,才有能力去陪伴所爱之人,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好好的生活,好好的经营自己,才能让所爱之人不为自己担忧,才能拥有满满的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在这物欲横流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和感官肯定不同,面对的压力也各有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最终都打着“为自己而活”的幌子去为所爱之人经营着自己的一生。我们的焦虑感也是打着自己如何平庸的幌子在焦虑着我们还有多少价值能为所爱之人奋斗些什么,能向他们证明些什么,能给与他们多少这些问题!
若想把浮躁丢掉,让心沉沦。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活好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把复杂的问题归于简单。因为只有先经营好自己,才能给与所爱之人应有的陪伴,才有能力给与所爱之人更多的关怀,带给他们更多有益健康的情绪。不要等“不告而别”的那天,你还没有经营好自己,不但给自己留下了遗憾,还给所爱之人留下久久不能平息的痛和“再也等不到”的遗憾!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女儿在我的身边沉沉睡去。看着她酣睡的模样,我只希望我努力的速度能赶上她长大的速度。希望她成长的每一天,我都是以抛去一切生活烦忧之后的快乐妈妈的形象陪伴着她。也希望长大后的她先学会好好爱自己,阳光快乐的生活。我会告诉她:“有能力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