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文学的抽象之美

2023-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下班后读读书

近日,有幸拜读了余华老师的《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早期作品。

这些作品初读其实有点难懂,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线,过去、现在、未来任性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它也没有确切的逻辑,孰是孰非,主角寻找的答案是什么,看到最后也不知道。

作者好像想到哪就写到哪,并不追求让读者看得懂,也没有投入对角色的感情,只是隐藏在读者之间冷眼旁观。

此前,对于先锋文学、解构主义、零度叙事这些专属名词,我还真没有了解过,倒也并不妨碍我欣赏这类型的作品。

阅读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条挂满抽象画作的艺术长廊里。

这些画作里没有对静物、人物等具象的表达。有的只是线条的舞动,色彩的堆叠,偶尔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些人物或者天空的影子,换个角度看却又消失不见,很难明确的说出画的是什么,但直觉这些作品绝不是苍白、空洞的,有着呼之欲出的生命力。

所以,如果逻辑可以被解构,那又是什么赋予了文字生命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