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婧的读书笔记—《贫穷的本质》
书名:《贫穷的本质》
作者: 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 / 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作者简介: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
内容简介: 《贫穷的本质》的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分割线--------
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也不是谁推荐,而是偶尔在书店看到,翻了一下,初衷是好奇,因为怕穷,所以想知道本质是什么,就好像对待错题本的心态一样。想要知道不做哪些事情,就不会穷。翻着翻着,就会觉得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攻略”,而是一本科学研究分析的书。在贫困地区,贫穷也许不是因为资源,更多的是因为观念,但是造成这种观念的,也许是社会环境,也许是家族理念,或者某些对他们来说客观的因素。贫穷,有时就会像一个魔咒,萦绕在他们的周围,让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经历着。毕竟世界各个组织做了那么多的援助,帮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来简要说一下书中对几个方面的研究。
关于日常生活,穷人在有钱的时候,也许第一要务并不是储备食物,他们也会买电视机,DVD,来满足精神生活。这说明对于基本生活需要,也许没有计划。
关于教育,穷人会生很多孩子,然后找出孩子中最有“天赋”(成绩最好的)那个,举全家之力(别的孩子辍学,打工,挣钱)来维持他的学业,将全家的致富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并让他背负养家和养老的重担。实际的情况是,出人头地的孩子会被全家所累,不管是精神还是生活,并不能很好的生活。那些做出牺牲的孩子,人生可能就此被耽误,埋没了天赋,教育不够也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同样会有牺牲者的心态,认为受益者的偿还是理所当然。这样牺牲者和受益者关系,自然也不会让家族美满和睦。
关于健康,很不理解是的,明明通过净化水(往水里加消毒剂)和使用蚊帐(防止蚊虫传染疾病)就可以大大减低疟疾等疾病。即使是免费派送,穷人也并不买账。到了生病时,另可去看巫医(开抗生素药)好的快,也不愿意去看社区医生(正常用药)好的慢一点。从另一个层面上,也降低了身体抵抗力,增加了日后花费更高的风险。
关于贷款,会有一些小额贷款机构为穷人们提供帮助。但这仍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机构如果对贷款人进行风险评估,自然就加大了成本,这一部分成本自然会转嫁到贷款利息当中。并且为了回收款项的保险,这些机构采取短时间回款周期,比如一周还款一次,这样无疑增加了贷款者的压力。让他们宁愿去找那些高利贷,也不愿意去找小额贷款机构。这就有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书中还有很多举例,整体看下来,是因为观念还有视野,格局的问题。视野的局限性,让他们只着眼于短期内的感受,更多是及时行乐。没有规划食物,却要买电视。将孩子作为投机,相信可以成为供养一生的彩票。生病时,相信快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长远危害。另可高利贷,也不愿去正规机构小额贷款。期间种种,都是因为没有计划,没有规划,对人生对未来没有长远规划造成的。
但反思一下,这是否也是一种习惯呢?更或者说也有从众的因素在。在一个贫穷的社区或者国度,身边所有人都这么做,他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离经叛道”去选择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呢?我们今天的一些想法,已经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应用。比如,少生孩子,让资源集中,给予更好的教育去发现潜质。买保险,降低疾病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打击。通过贷款,融资去发展事业(尽管不一定成功)。这都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惯性了。
假设一下,如果现在自己就是那个穷人,身处在那个环境之中,是否还能够维持视野,想的更远,做的更好,摆脱贫穷呢?其他因素我不知道,但是保持学习,一定是一项成本最低的进步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欢迎留言讨论。#七日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