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息质量决定着你的生命质量
1⃣️把控碎片信息量,节省生命时间流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爆炸,新媒体时代让信息更加碎片化。我们由快餐文化转变为零食文化。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我们不能只吃零食而放弃主食。诚然,有些人是离不开零食的。
事物的存在必然有两面性,零食也一样。而事物的好坏并不是事物决定的,而是又使用事物的人所决定。碎片信息亦如是。
可能是职业的缘故,我对零食的要求是很高的。辣条,薯片,棉花糖等零食早已被我列入禁食名单。去年上过小能熊的课程后,我就开始注意碎片信息的输入。那时的我,订阅了几十个公众号。后来,我意识到情绪时常被这些文章所牵动,我就取关了不少。如今,虽保留了一些公众号,但打开来看的次数并不多。相较于几百页的书籍来说,我对一千多字的公号文章显得更加没有耐心。
另外一个就是朋友圈了。我并没有放弃。我想每一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都有自身的原因。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找到自己舒服的平衡点就好了。毕竟,我们人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而非物。在朋友圈,我了解的是身边的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可以说,那是我寻找一点刺激与灵感的地方;对于输出,我发现厉害的人都很对善用利器,比如说陈华伟老师会用朋友圈来费曼,许晋航老师会在朋友圈里练习讲故事。而我给身边的人所提供的“碎片信息”是我的价值观和逗逼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吸引力法则———后期,在朋友圈的输出上需要做一个精进,需要效仿牛人的做法。我希望卖自己也卖有价值的东西。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卖的是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也是我的个人形象塑造。无论在职业上,学习上,生活上都将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升华进行输出。我相信高质量的输出会改变朋友圈的生态环境。
碎片信息的自测评分,我给自己打4分【满分5分】,得分高的原因在于我控制了碎片信息的输入量。我主要还是靠书本和课程来输入的。后面会详细谈及。对于碎片信息的输入,还有其它来源———视频。这个是最近才开始的,比如会看《超级演说家》,一些访谈节目等,这部分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后期会以主题研究的方式去梳理。
2⃣️你的信息质量决定你的生命质量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信息流矩阵有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分类———书友斯(师)文。我是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书”这个环节上。而对于整体择书的质量上,我给自己打个3分。
这就涉及到选书的标准了。虽然之前也了解过一些,但到实际操作的时候,总是放飞自我,依旧按照自己原本的选书原则去看书。
3⃣️需要学会向活人学习
我平时和活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不多,主要是自己已经变得不爱社交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在这一年来,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约朋友的机会变得更少和更难。于是,就安安心心地守住自己的一片私人天地。
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身边经常交往的5个朋友的水平决定自己的水平”这句话让我不清楚自己所处的水平位。想想,还是有人交流会比较好。目前更多的也就是停留在学习社群上的交流了。我想,这对我来说是最节约成本的一种方式。
4⃣️站在巨人的肩上是为了以后有能力弯腰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肩上
陈老师是用不同维度去选择自己效法的大师,而我则用不同领域去选择了。
详细看附录里的思维导图。
5⃣️读书计划
之前一直有在看书,可是当别人问我看什么书的时候,我总是以“我看书很杂”来回应。“1000本书”这个主意之前有听朋友说过,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个计划的价值。昨日听了陈老师的话之后才意识到“1000本书”计划是可以超越身边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我想,我是被安利了。而我也愿意接受!
按照一年50本的速度,读完一千本书,得花20年的时间。而一年100本书的速度,就得花10年的时间。以此为参照标准,再细分每一个月,每一周的阅读计划中。十年阅读完1000本书还是可以实现的。具体怎么去制定计划,会参照小能熊的读书os课程再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