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抄记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2017-10-13  本文已影响4人  革易

(一)何谓伦理本位

即此缺乏集团生活,是中国人欹重家庭家族之由来。

家庭诚非中国人所独有,而已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家庭关系就自然特别显著出了。

西洋人未始无家庭,然而他们集团生活太严重太紧张,家庭关系遂为其所掩。松于此者,紧于彼;此处显,则彼处隐。

所以是一事而非两事。在紧张的集团中,团体要直接统制干涉到个人;在个人有自觉时候,要争求其自由和团体中的地位。

团体与个人这两面实相待而立的,犹乎左之与右。

在西洋既富于集团生活,所以个人人格即由此茁露。在中国因缺乏集团生活,亦就无从映现个人问题。

团体与个人,在西洋俨然两个实体,而家庭几若为虚位。中国人却从中间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已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

(二)伦理之于经济

大抵社会组织,首在其经济上表著出来。西洋近代社会之所以为个人本位者,即因其财产为个人私有。

恩如父子而异财;亲如夫妇而异财;偶尔通融,仍出以借贷方式。儿子对父母,初无奉养责任;社会无此观念,法律无此规定。

伦理社会中,夫妇、父子情如一体,财产是不分的。是曰共财之义。

不过伦理感情是自然有亲疏等差的,而日常生活实以分居为方便;故财不能终共。于是兄弟之间,或近支亲族间,便又分财之义。

初次是在分居时分财,分居后富者或再度分财与贫者。亲戚朋友邻里之间,彼此有无相同,是曰通财之义。

(三)伦理之于政治

不但整个政治构造,纳于伦理关系中;抑且其政治上之理想与途术,亦不无出于伦理归于伦理者。福利与进步,为西洋政治上要求所在;中国无此观念。中国的理想是“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之内容,就是从在伦理关系上都各自作到好处,大家相安相保,养生送死而无憾。至于途述呢,则中国自古有“以孝治天下”之说。

(四)伦理有宗教之用

鳏、寡、孤、独,自古看做人生之最苦,谓曰“无告”。“无告”是无所告诉,何以无所告诉便为最苦?此要在有与我情亲如一体的人,形骸上日夕相依,神魂间尤相依以为安慰。一啼一笑,彼此相和答;一痛一痒,彼此相体念。——此即所谓“亲人”,人互喜以所亲者之喜,其喜弥扬;人互悲以所亲者之悲,悲而不伤。盖得心理共鸣,衷情发舒合于生命交融活泼之理。西洋亲子异居,几为定例;夫妇离合,视同寻常。直是不孤而孤之,不独而独之;不务于相守,而恒相离;我以为变,彼以为常。

盖人生意味最忌浅薄了,浅薄了,便牢拢不住人类生命,而使其甘心送他的一生。饮食男女,名利权利,固为人所贪求;然而太浅近了。事事为自已打算,固亦人之常情;然而太狭小了。在浅近狭小中混来混去,有时要感到乏味的。特别是生命力强的人,要求亦高;他很容易看不上这些。

(五)

伦理的社会就是重情谊的社会。反之,在中国社会处处见彼此相与之情者,在西洋社会却处处见出人与人相对之势。非唯人民与其政府相对,劳工与其业主相对,甚至夫 妇两性亦且相对。

然此自是两方文化成熟后之情形。

在中国思想上,所有传统的态度总是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总是把个人认作“依存者”,不是指其生存必须依靠他人而言,乃是说其生活在世必须尽一种责任,无异为了这个责任而生。

在中国没有个人观念,一个中国人似不为其自己而存在。然在西洋,则正好相反了。

到法律上,中国弥天漫地都是义务观念者,在西洋世界上却是活跃着权利观念了。中国几乎看不见自己,在西洋恰是自己本位,或自我中心。

此其相异,于中西日常礼仪上即可看出。如西洋人宴客,自己坐在正中,客人反在他两旁。尊贵的客人,近在自己左右手;其他客人便愈去愈远。宴后或如拍影,数十百人皆为自己作陪衬,亦复如是。中国则客来必请上座,自己在下相陪,宴席之间,贵客高居上座离主人最远;其近在左右手者,不过是末座陪宾了。寻其意味,我则尊敬对方,谦卑自处;西洋则自我中心,示其亲昵。

中国伦理社会所准据之理念,是各人尽自己义务为先,权利则待对方赋与,莫自己主张,在彼此各尽其义务时,彼此权利自在其中。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