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见证人——那些无知可怜的孩子们
耶和华见证人——那些无知可怜的孩子们
前几天在公交车上,偶遇了以前会众的一个小女孩,估计现在上初中了吧。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耶证的日子。
在小孩子眼中,耶证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特别友善亲切,每周两次的聚会,只要回答一两个问题就算完成任务,聚会里大部分时间可以很悠闲地坐着,听听演讲,翻翻圣经,聚会结束后还有一桌子好吃的(十多年前是这样),好多人围在桌子旁,有说有笑,讲述着小孩子听起来新鲜美妙的故事,形形色色的经历,和不知多久后才会到来的新世界乐园。一周复一周的吃饭交往,本会众的,外会众的,请公众演讲弟兄的,请分区监督的,请区域监督的,请先驱训练班学生的,请刚受浸的叔叔阿姨的,请不知道哪个会众来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聚会后的小饭局,大会后的大饭局……总之,在耶证的生活,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当然是安稳舒适,岁月静好。
这些小朋友留在耶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父母是耶证。用“留在”一词并不好,因为小孩子并没有选择“留在”耶证里,而是由于父母的缘故而不得不乖乖听话。父母双亲都是耶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如果只有一方是耶证的话,小孩子就会很为难,爸爸的话要听,妈妈的话也要听啊?妈妈要我好好学习,爸爸却要我放学去传道,怎么办呀?小孩子也不喜欢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但是长远来讲,父母单亲是耶证更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当孩子开始质疑耶证的教义,开始察觉组织内部的种种问题,开始为自己的未来长远考虑的时候,如果父母双亲都是耶证,那么孩子想要走一条正确的路就无比困难。相较之下,如果父母单亲是耶证,在孩子想选择未来道路的时候,就会受到一定的支援,不会由于父母两人同时反对而发生像是被断掉经济来源这类的事情。
耶证组织出版的为了“帮助小孩子学习圣经”的书籍,例如《我的圣经故事书》,《向伟大的导师学习》,这两本书,前者,对于一个对宗教概念一无所知的小孩子来说,它是一本故事书,翻翻里面的精美插图,听听父母给讲里面的圣经故事,自己认字了以后开始自己阅读……这本书,说它的实际用途,仅仅是耶证的小孩了解了同龄小孩所没听过的故事,或是认得了不少生字。这一点不值得夸耀。后者,除了讲述耶稣的故事,还教导小孩子一些实用的道理,例如爱干净,诚实,施与,不打架……这本书与普通的少儿漫画书相比,多了一份教育色彩,更为积极向上,没有不良内容。
但是要小孩子自己选择要不要走耶证的道路,要不要留在组织里为耶和华(组织)服务,仅仅依靠这两本书是不够的。那么,跟着圣经老师学习完《辨明》,《上帝的爱》就足以做出选择了吗?首先,要学完这两本书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学得快的十二三岁就学(刷)完了,慢的十六七岁还没学完。而学完这两本书,只能称得上是对《新世界译本》有一个入门式的了解,这了解,掺杂着耶证自己的见解,以耶证的观点对事物的总结,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教义……稍微“属灵”一点的孩子,像那些十几岁就受浸的孩子们,在耶证父母的熏陶下,开始装模作样研究《洞悉》、《推理》、《宣扬者》这类书籍。为什么说他们装模作样,只要你读过上述的书籍,你就知道为什么我说他们装模作样了。这些孩子在组织里同龄人中就已经属于“精英”级别的了,开始消化一些“固体食物”,像是书库里“高深的智慧”:玛歌革地的歌革,二十四个长老,大巴比伦和假先知,七个印,四骑士,野兽……这些孩子看似谦卑,实际上必然看自己高人一等,别的弟兄姊妹的赞扬,父母的支持,长老和分区监督的鼓励和委任使他们满足于现状。而这些孩子,他们只是看过各种看似高深难懂的书籍,读过别人眼里难懂的以赛亚书等小先知书,启示录,看过那些经文下面的注释,了解过一点耶证组织的历史,在会众里有着一定的职务,例如祷告,朗读,主持传道前讨论,递麦克风,控制调音台,仅此而已。而随便问他们一个圣经教义性问题,他们不打开书库找资料都未必能给你解释。耶证们眼中优秀的小弟兄,小姐妹,只是一群小小年纪就受浸的孩子,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面,长期阅读单一的组织出版物,使他们缺乏对事物的考证精神和批判能力,缺乏思考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拽取书本的原话不经过大脑地复述。这不仅体现在小孩子身上,更是耶证们的通病。看起来玩转圣经知识的小弟兄小姐妹们,包括九岁受浸的大神,也不过如此。(在年鉴上看过六岁的孩子受浸,不过夸耀这种经历其实毫无价值。一个六岁的小孩真的明白受浸的意义?看来他并没有留意到受浸前回答的两个问题中被精心设下的文字游戏)
组织对于人心的控制实在密不透风,小孩子们从小接受耶证的教导,要对外界资讯强烈抵抗,而知识的缺乏,让这些孩子更不容易发现耶证这个团体有什么不妥。我们在买一件贵重的商品之前总是要全面衡量它的优缺点,不会为了买下它而不顾所有的弊端。但耶证的孩子们就不同了,他们从小只能了解对组织有利的消息,而那些对组织不利的,危害组织名声的消息,不是被大力隐瞒就是被禁止参考。在这种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孩子们从小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组织就是对的”的意识。这样,即便是日后接触到含有用来评价这个组织所需掌握的的关键因素的信息时(大部分对组织不利),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并认定这是撒旦的攻击,自动屏蔽。其实他们已经被剥夺了理性评估组织的机会。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还沉浸在“弟兄姊妹”对他们的赞赏之中,从做“辅助先驱”中得到一种自我暗示的喜乐,故作老成地讲述自己的“传道经历”……等到他们真的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并试图脱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跟社会格格不入,在会众以外没有任何朋友,而脱离组织意味着失去会众内的所有朋友。小小的年纪,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不知如何立足,终于经历了N多的周折和碾压,想到“浪子回家了”影片中的大卫,把自己定位为“一时失足跌倒”,重回组织,继续经历无尽的洗脑……
你是奴隶,我打断你的腿,弄瞎你的眼,你要如何逃跑??这也许是耶和华见证人二代的孩子们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