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签约心得大学生公考

体制内工作与大众认知有那些不同?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6人  f49a81c5ce2a

跟我同一批考上的人,大多是一种佛系思想,知道工资不高,但工作到现在才发现事是真的多。

报考时有专业限制,以为专业能力要求高,结果发现公务员其实是社会的一块砖,需要你会什么,你就得会什么,比如铲雪、抗洪、排涝、修电脑、装软件等。

形式主义严重,官僚主义几乎没有。纪委巡查一天比一天严,原来加班没工资,不调休,至少有个40的盒饭。现在加班盒饭也点不了,因为过程之繁琐,令人难以想象,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各种事情纳入绩效,年底各路人马重复考核,同一个文件在不同名称的文件夹里换来换去。

矛盾冲突越来越频繁。由于城市发展,大量在建工地的安全问题,讨薪问题不断。尤其是正高速发展的大城市,目前是工地监管人数严重不足,往往是十个人管一千个工地。

但是我仍然很高兴。有人说我们进来的不是时候,没碰上分房、没碰上发钱、没碰上清闲,但我正因为没碰上,才不怀念。一切宴请吃饭几乎全部取消,我们不用敬酒、不用奉承、不用会来事,这才是一个政府应该有的样子。

我能感觉到中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确确实实是正在为建设一个世界强国而不懈奋斗,我时常在想,不出意外,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真正的大国崛起。

这是我作为一个年轻公务员的一点中二看法,在现在,没点理想,可能真的做不下去。

乡镇干了快10年,一起的同事同学朋友从中直到乡镇都有人干。个人给个建议,如果真想进体制内,别去乡镇,最次去县直机关,越往上越好,中直比省直好,省直比市直好,宁可考不上也别去乡镇。

级别待遇

大多数地市乡镇和县直机关一级是科级单位,一个镇一个局也只有科级,最大特点是副科级就已经是领导干部了,提拔难度可想而知,而正科级已经是单位主要领导了,一个县也就那么数的过来的百来号人。县及乡镇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是小县城的话,亲戚套亲戚那更是数不胜数。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本科毕业年轻人进去了,要提拔成副科级领导干部,十年八年已经算是快的了,多的是人科员一辈子。这几年出台的职务职级并行有关规定,就是为了解决科员一辈子的问题,出台以后一些已经在乡镇干了十几年的科员老同志享受个副科级待遇,少数享受到正科级,极少数军转干部享受到副处级。科员12年且工资级别达到23级享受副科级待遇,副科级及以上每满且15年享受上一级待遇。

人生大概没几个15年吧。

市直机关副处级以上才是领导职务,一个科室里主任就是正科级,虽然是非领导的主任科员,但是实际工资差几十块而已,下面还有副主任,副主任科员等等。

省直就更不用说了,副厅级以上才是领导,一个处室就有一个正处级主任,主任下面还有正处级调研员,副处级副主任,副处级调研员,下面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正常工作工龄到了就有了。

中直机关一个司直接就一个厅级单位,下面就更不用说了。

公务员工资是职务工资加职级工资,大学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一年试用期后转正定级就是25级,之后工资正常增长是两年进一档,五年进一级,如果提任直接进一级。有兴趣可以看下,级别越高工资增长的绝对数值越快。

所以简单来说,如果家里也没什么关系背景又想进体制内,还想在体制内有所成绩,那还是尽量去上级机关。

工作和责任不对等

有句话说的,三分之一的人在干,三分之一的人在看,三分之一的人在告状,反正比例自己看着调。

其实每个单位都有人忙死,有人闲死。那为什么不要去乡镇呢?因为忙归忙,但是乡镇是所有的时候都一直忙,而且经常忙起来就把假期全部都取消了。

打个比方,台风要来了,往哪走不确定,也许去福建,也许去浙江…遇到周末,取消周末,所有干部要在岗在位,但是只有各级防指和乡镇要24小时值班的!省市县除了防指以外,其他单位加个班,白天办公室坐坐,晚上下班回家了,留个人值班接电话万事大吉。

这也就算了…更郁闷的是,虽然天气没下雨,但是气象部门可以预报呀,省气象说小雨到中雨,市气象就说小雨,局部中雨到大雨,县气象局想想,我不能承担责任啊,那就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可能有大雨到暴雨,请做好防范。国土部门一看诶呦会下雨啊,请做好地质灾害点防范。这些部门请谁啊?那最后都落在乡镇头上。省防指说二级响应转移群众,县委书记说四级就要转移…乡镇能咋办?好吧,就提前开展防汛工作,提前72小时该转移的群众要转移,什么?你住河边家里五层楼?不行那也要转移,什么你家后门有个土坡,也要转移…三十来度温度顶着太阳防汛…看着天上的月亮防台风下雨…不止一次被老百姓嘲笑,但是没办法呀,反正一级一级通知要防汛了,不出事都没事,出事了都是你乡镇没落实到位全是乡镇干部的责任。更有意思的,防汛24小时通宵值班,从中央到县防指都发补贴,不好意思乡镇虽然每次都要在一线值班职守抢险救灾但是一分钱都不能发…

有一年我这遭灾了,县里直接发个文,全县干部取消半年的所有假期,请大家自己做好休息。实际吧,也就遭灾的几个乡镇真的半年多一天假都不放…加班费?不好意思,那个不能发的。

工作常态就是下雨防汛,晴天防火,天冷防冻,天热防旱,平时迎检…

说说迎检,再打个比方,精准扶贫这么好的政策,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全是乡镇的事情。上面各级干什么呢?就是印了各种表格,想各种办法检查找茬。最有意思的是中央出了个文件要求减少填表,文件印发以后那几天市里就印了新的手册叫大家填…再比如第三方验收本来是好事,扶贫验收嘛,看看贫困户富了没有,愿不愿意劳动,愿意劳动的话有没有持续收入。结果现在变成第三方找茬,乡镇帮扶责任人叫过来,问问张家几口人每天吃几斤粮,几两肉,几斤菜都是什么菜分别多少斤???李家养的鸡平均每只一天要吃多少钱饲料能下几个蛋卖几块钱?对计算外出打工收入还要扣掉房租水电日常吃饭什么的,还在啃老的年轻人们把户口独立出来你们都能变成贫困户了。

乡镇干部每天做的事情,除了面对一线群众的日常工作以外,最多的时间都在应付各种检查。不应付不行呀,会问责呀。省市县各部门反正就是各种开会然后印文件,到时间了就来检查,看现场呀,看内页材料呀,反正责任全是乡镇的,有问题问责就好了。最近进化了,内页材料还不能让人看出来是迎检才做的,得做成好像是平时做的否则还得问责…有人没事就去上访问责乡镇,平安三率调查满意度低了问责乡镇,有人违建问责乡镇,有人在河里非法挖沙问责乡镇,企业安全生产出事故问责想问,有人不小心把山上林子点着了问责乡镇,下雨发大水了问责乡镇,拆迁拆进度慢了问责乡镇…

所以尽量别进乡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