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最大的感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12178/3867a85f04785a9d.png)
经典的书,观点都是相通的。
这是我最近读书最大的感悟。
女儿每天上学路程有15分钟左右,为了利用好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教她诵读小海豚蒙学经典:《三字经》、《论语》、《笠翁对韵》、《诗经》等。
这些经典书籍最大的好处就是句式简短,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读起来容易,也更愿意读。
今天我和女儿读的是《诗经》。
当我读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时,我给女儿解释道: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女儿听到大老鼠时,乐得笑个不停。
我一边陪她乐,一边不由得想:古人用动物作比喻,说明一个人不能只索取、不付出。一定要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对方的利益出发,才能获得别人的情谊,从而得到双赢。
这不是我们提倡的利他精神么?
想到这,我不由想到《曾国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梦想多年不得的职位:湖北巡抚,被部下胡林翼轻松得到了。此时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平级,但是曾国藩是以在籍身份带兵,胡林翼则获得一省实权,曾国藩的地位已经处于胡林翼之下了。
咸丰之所以这么做,一是防范曾国藩的湘军势力会越来越大,怕他谋反,二是希望如此破格提拔胡林翼,从而得到胡林翼的感恩戴德,进而为朝朝廷效命。
比自己阅力、能力差的人,职位却比自己高,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并因此影响工作效率。
但是曾国藩此时掠过心里的一丝丝嫉妒,留下来更多的高兴。他想到:一则胡林翼毕竟是湘系人马,二则由胡林翼出镇湖北,湖北就可能成为湘军的战略大后方,以此他可以实现长江中下游是湘军根据地的计划。
眼光看得远的人,才能放下个人恩怨,从大局考虑。
因此当只有空头衔,没有实权的胡林翼向自己请求援兵时,不顾自己的困境,派最有名的战将罗泽南前去支援。
正是曾国藩有了这种“欲立立人,欲达达人”的利他思想,让他和胡林翼的事业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生的挚友,后来曾国藩有难相求时,胡林翼更是倾尽所能,帮其度过难关。
利他精神,利人利已。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我国的书籍上,国外的书中也有相同的论点。
在《活法》这本书里,关于利他的精神,日本著名的成功商人稻盛和夫这样说:利他本来就是经商的原点、利他拓宽视野。
所以你看,关于利他的精神,从古代到现代;从我国到国外,经典书籍中的观点都是相通的。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分国界的。
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从不同的书中找到相同的知识点,把它们相联系,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了理解,也让写作有了素材。
有了这种乐趣,还愁写不出文章么?
多读书,是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
通过大量地输入,变成有质地输出。
写出好文章还难么?
希望我的读书感悟,让你找到生活中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