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不平凡

2017-01-10  本文已影响47人  张好奇

早上看到一张新闻图片,突然有一种感慨,有时候一辈子最大的成功是年轻的时候成就的!年轻时候成就的事业,有可能这一生都超越不了了!很多成功就是这么根深蒂固。

22岁的纳什以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为题的27页博士论文毕业。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不到30岁,他就精神失常了!当然,诺贝尔奖还是颁发给了他,在他60多岁时。

科研创造最高峰时年龄很多不超过40岁,屠呦呦和袁隆平创造最高峰时都很年轻。

陈丹青说过他很清楚,他在《西藏组画》以后,再也无法超过《西藏组画》了。

陈逸飞恐怕也是周庄之后再无周庄。

就连林志颖都说,有时候自己偶一回头看,都会被吓一跳:“我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而能够获得成绩的秘诀原来是“一开始就不要去设想要什么成绩,因为好奇所以学习,一点点的进步就做到了专业,享受其中的乐趣,最后反倒实现了梦想。”

确实,真的不需要列举太多的例子了。为什么有那么多成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完成的,而无法超越了呢?因为年轻时候就是单纯的兴趣和热爱,有精力和体力钻研和实践,所以连文学界的张爱玲都说:“出名要趁早!”

说到这里想到昨天的澎湃新闻,说那个人和路遥,年轻时候就在陕北农村认识了,还经常一起坐以论道、彻夜不眠……我突然很想往年轻,我也想活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单纯地好奇和追求。

我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年纪很小,还在上小学,这是我完成读过的第一本大部头小说,如今记得的内容不多了,但我当时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长舒了一口气,那个风中挥手作别的场景依然在我脑海里浮现,那时候的很多事情并不能理解。

在这平凡的世界,趁早不平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