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文品自荐文...金色梧桐中华文学

五十岁的人,要做好未来三十年的规划

2020-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江雪2020

这题目是不是很带劲,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前两天,看到何帆老师参加广州马拉松赛的消息,紧接着昨天听到何帆老师的年度报告在得到上线。心中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钦佩,不单单是对何帆老师学术方面的成就,更在于一个人能把工作、生活、人生目标打理得如此井然有序、相得益彰,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我是在得到上接触到何帆老师的。他是知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副所长。在政策研究领域研究已经超过20年,发表过众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

这么一个大学者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消息,对于我来说并不意外。因为前段时间翻阅过张展珲教练《跑步治愈》这本书,恰好前言部分就有何帆教授关于跑步训练的推介。

何帆老师说:2019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我要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记录中国每年发生的变化。一年写一本书,一共写30年,从2019年到2049年,见证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何帆老师1971年出生,算一算三十年后,78岁了。

用何帆老师自己的话说:一种危机感不请自来,我得抓紧时间锻炼了,要不然书没写完,人先挂了,那就惨了。于是,我找到了张展晖教练。

一个近五十岁的人,规划未来三十年的远景目标,单就这一点就励志的令人感动。感动的还不在于他怎么说,还在于他的行动。看来 ,他的行动也很给力,体能已经达到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水平了。

锻炼身体这个行为,对于年龄大些的人,基本动机无外乎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但还有一个人们不太关注的潜在动机,就是为了某种目标使命,必须有健康长寿作为保障。只有活的长,活得健康,才能干更多事,干成自己想干的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

何帆老师把这两种动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动力一定会更持久、更能激发出人体的潜能。

由此想到,人的生命力和生存欲望,不单单和人的肌体健康相关,更和精神相关。

我们身边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些退休的同志,本来身体状况很好,但没过两年,突然间就迅速衰老,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所谓退休综合症惹的祸。

一些老同志,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这类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生活失去目标造成的。所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有一句话:生命不仅要追求长度,还要追求宽度。看来这句话只说了半句,下半句应该是,追求宽度的过程就会增加长度。

完成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司马迁,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段历史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汉朝名将李陵战败后投降匈奴,司马迁在武帝面前替李陵辩解。结果,惹怒了汉武帝,不仅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被处以宫刑。

在中国古代,“士可杀不可辱”是文人士大夫最看重的价值观,遭受宫刑,比死更残酷。那时,做人的最高的原则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看别人的脸色,再次是不受语言的侮辱 。而宦官是最让人鄙视的群体,是受辱的集合。作为司马迁来说,学学屈原投江而死比活着轻松太多了。

他为什么能忍辱偷生,就是他还有一个人生宏愿没有实现——完成《史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出自这个逻辑。

司马迁不怕死,而怕死得不明不白,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所以他选了更难忍受的一条路,留下生命完成《史记》。

这就是目标使命对人生的意义,如果司马迁选择一死了之,中国的文化一定会为之逊色不少。

当然司马迁的例子和健康长寿有点跑题,但我想说的是,目标和精神的力量会赋予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两次抗击疫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这次新冠疫情,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精神矍铄地奔走在抗疫第一线,令人肃然起敬。

他能有那么好的体力精力,与他长年坚持体育锻炼和生活自律有关。我常常想,他们的坚持,不单单想多活几年,更在于精神的强健和目标使命的明确。

我们这一代,有幸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千古盛事。

回到我的文章标题:五十岁的人,要做好未来三十年的规划,你可能就不会感到突兀了吧。那作为更年轻的你,自不必说了——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锻炼身体就是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