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人定义,包括春夏秋冬
今天车上听到几个人在讨论广州哪儿有枫树,想去看秋天的枫叶。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四季风物的印象都来自书本,而书本都是根据长江流域一带或者以上为标准的。
在广东,经常被人说没有秋天。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对秋天的印象来自书里的秋天,而不是来自眼前自己体悟到的秋天。
书里的秋天应该是落叶知秋,入秋渐凉,纷飞落叶,日渐萧索。
如果不是这样,就成为没有秋天。
其实不是这样的,广州有广州的秋天。
广州的秋天不应该去找枫树,它有它的随着季节变换的看叶子的书。比如紫薇树的叶子,渐渐会变红,点染秋天颜色;比如看水杉,广州大部分公园都种植有水杉,一到秋天成渐变色的黄绿之间,倒影留恋水波,美得像画一样。
因为我们习惯了书中的秋天来了,枫叶红了的说法,而常常忽略身边秋的美。
我小时候也经常困惑,像读第一写春天的文章就是: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
桃花我们老家还算常见,这对我们理解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柳树,至少在我小时候的家乡非常少。我几乎从学会"柳树"这个词就在寻找柳树到底想什么样子。
婀娜多姿的柳条,被二月春风细细裁出的柳叶到底是怎么样的,我非常好奇,却从未见过,直到有人告诉我他家池塘口有一棵后约去看后才了解到真实的柳树。
尽管如此,每年春天一到,第一反应还是春风吹,吹绿了柳树,而不是吹绿了龙眼树。
学的第一篇秋天,是"大雁排成一字",关于冬天永远都有"大雪兆丰年"的描述等。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其遥远的,别说小时候遥远,就是现在看过大雁和雪的广东人都不多。
这些具有启蒙性的文章,以其简单优美又具有画面感的文字为我们打开对世界的探索之路,告诉我们宇宙自然,四季日月,给了我们很多想象与憧憬。
但是却因为与实际生活不太相符,常常让我们错位理解,无法具象地理解文字的美。
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便没有见过大雪纷飞与落叶成舞的景象,透过课本,我们也曾认真地感受过期间带来的感情共振,看得见祖国山河壮美。
比较遗憾的是,当文字启蒙与自己身边的美过于遥远,没法真切体会时,我们常常会忽略掉自己拥有的世界那些具象的四季里的美。
撇开书本里告诉我们的四季变换特征,我们广东有自己的春夏秋冬,这是教科书里几乎没有提到的,需要我们自己具体去感受,去寻找,并重新定义。
秋天不一定秋叶知秋,萧索凋零,空气清冷,也可以秋日胜春朝般的花朵繁树,烈日当空,色彩斑斓。
生活越久,越明白,除了自己真正用眼睛看到,用心感受到,真实体验到的,都不用迷信。
你可以在你的北方赏秋风,我也可以在广东,一朝看尽各树繁花,各有各的妖娆,各有各的灿烂。
不要被别人定义,包括你的春夏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