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文学

别让“朋友圈”毁了你的人生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8人  千夜昱1

                  别让“朋友圈”毁了你的人生

3年前的时候,我因为经常和朋友入住,和酒店的前台熟悉起来。

他们几乎都是95后,高中毕业后开始工作。

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同是96年的姑娘,性格对比很明显。

效应爱聊天,总是笑容满面的,他当时和我很熟,经常和我说不想当接待员,想再去读书,

我鼓励他可以趁年轻多学点儿东西,他点点头表示认同。

莲子则安静得多,他唯一一次主动和我搭话,是问我关于进修室内设计的事 ,但我对这方面的事情了解很少,没能帮到她什么。

他也是当时唯一 一个要求加我微信的人。

后来我工作变动,这几年和他们的联系很少。

最近机缘巧合,一个朋友住到这个酒店,我前去拜访,顺道去前台看了看。

发现小英居然还在前台,而且还记得我,打过招呼后他居然主动加我微信,让我以后找他订房间,比网上便宜。

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没去上学呢”

她说:“我也想啊,但是没时间读书啊,上班时间太长了。”

开始的时候我挺奇怪的,因为他们前台的工作的实行三班倒制度,每天工作8个小时。

按理来说,业余时间并不少。

后来看了他的朋友圈,我有点明白了,小英哪里是没时间呀,他是浪费了太多时间。

小英的朋友圈里,每天除了游戏,就是晒和朋友到处吃喝玩乐,偶尔插播一两条酒店的广告。

反观莲子,几年前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报了培训班,看了很多书。后来辞去了一家设计公司实习,现在一件事一名室内设计师了。

他的朋友圈,也是一直都是清清爽爽,偶尔发上几条,也都是工作相关。

昔日境遇几乎相同的两个人,如今却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真实应验了那句话: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价值就在哪里。

生活中有一种社交,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愉悦,但是对你的个人提升毫无意义,也没起到放松的作用。

这种通常被称为无意义的社交,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但我们应该学会把它的比重控制在小范围内。

以前,我也曾陷入社交困境中。

还记得刚工作那几年,每周都是很多的社交活动,聚会,联谊等,刚开始有新鲜感,我很热衷参与,

到后来,我发现在这些活动里,大家都只是混个脸熟而已,聊天也不过是寒暄客套。

虽然不想去了,但我却不敢拒绝这些邀约,怕自己显得不合群。

那时的我,心有上进的冤枉,却在那些无意义的社交中消耗着时间,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后来逐渐看到许多同个阶段的同龄人都渐渐显出比自己的优势,

我就开始尝试拒绝一些聚会。

刚开始害怕会影响他人,但结果证明所有的聚会照常举行,没有人因为我的缺席而难过。

当我真正硬下心肠,剔除无意义的社交后,生活才算有了秩序。

我不必脑袋里想着如何创造优势,却陪人去玩游戏,

我不必退了好朋友的邀约,去参加千篇一律的饭局;

我不必在讨好,也不必再纠结,省下来的时间,足够我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社交中。

越长大越明白,很多时候的纠结都是源于,我们把自己看到太重要,觉得“非我不可”

却不知,在大部分人那里你其实可有可无,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很多替代你的人。

所以呢,何必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呢?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留,过了4年,还会接着下一个4年,至于他是否在被消磨,没人在意。

如鲁迅先生所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自杀。”

人生有多少春秋可供你浪费。

如今这个时代,你可以在微信上有上千个好友,也可以在微博上有几百个粉丝,你甚至可以在抖音上收获几万个赞。

于是,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沉浸在“朋友圈”里,无意义的社交占满了闲暇时间。

更无奈的是,很多人一边抱怨着自己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一边下了班又去逛吃玩乐。

每天见着相同的人,玩着重复无聊的游戏,说着鸡毛蒜皮的八卦。

第二天又继续抱怨,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我知道这其中很多一部分人,是害怕寂寞,害怕自己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害怕的不该是寂寞,而应该是怕那些寂寞的时光被浪费。

像作家李尚龙所说:“你以为你在合群,其实你是在浪费青春。”

梵高终生未娶,在孤独中给世界美术史添上了璀璨生辉的一笔:

梭罗只身一人,走进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隐居两年之久,写出了【瓦尔登湖】;

齐白石用10年时间关门谢客,潜心研究,摸索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真正厉害的人,都把寂寞当成自己最好的增值期。

因为很多原因,我加了很多媒体大号原创作者的微信,然后发现所有大牛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很珍惜时间,会利用寂寞的时光给自己升值,而不是成日疯狂的放朋友圈,点赞,聚会。

当我们羡慕那些活出自我,人生就像开挂似的人时,不妨先看看自己是否有所欠缺,是否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朋友圈”中

因为过多无意义的社交,真的会回了你的生活,乃至你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是这位自己算一笔社交帐吧。

问问自己,你每周,每月,每年用来社交的时间有多少?

其中“无意义的社交”占得比重又是多少?

时间有限,与其耗费在无意义的社交中,不如把时间留给真正重要的人,留给自己。

每个人都该学会在寂寞中富养自己,别让你的“朋友圈”毁了你的人生。

希望你我都能跳出闲人坑,耐得住寂寞,用好增值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君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