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
一、为什么读曾国藩
年少念书时的历史政治课本上,曾国藩这个名字和晚清政府、太平天国、湘军、及李鸿章、不平等条约这些名词组合在一起,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些厚重沉沙。书店里的曾国藩,封面上写着大大的权谋、官道、厚黑,我见到更是退而远之。
开始看曾国藩,是受周边朋友的影响,七分钟悦读会里有好几个我欣赏且喜欢的朋友常讲到曾国藩,他们说的曾国藩跟我之前对他的模糊印象好像不一样。由人及书,再由书识人,真的去了解曾国藩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之前的偏见有多无知。了解愈多,愈见自己的贫乏。
决定开始看看曾国藩,朋友们都一致推荐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在序言中说到,他想做的,是用细节构建一个立体的曾国藩。通过“细节”,完成两个维度的“穿越”:一是对曾国藩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晴社会的“穿越”。
这本书分了三个篇章,分别写了曾国藩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右侧面,迷信与天命。
有些人物传记,写在那里,只能让你去仰视名人的高高在上和完美形象,那个形象和真实的他有多少差距,我总是茫然。而这本书通过细节穿越历史,抵达内心,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写他是怎样一步步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登上历史大舞台,经历了什么心路历程,做了什么改变,他的容貌、个性、内心的纠结和迟疑,作为一个个体,他在历史长河中又留下了些什么。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立体的、细节的、丰富的曾国藩,而不再是历史课本一张模糊而冰冷的画像。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历史课本里那一张模糊画像上的曾国藩好似慢慢抬眼看定你,起初他默默地坐着,不说话,而是盯着你,从头到脚地审视你,你感觉被他看得不自在了。他微微笑了,从画像上走下来,走向你,却又不看你,你看到他的背影逐渐远去。一个笨拙的、刚强的、浮躁的、傲慢的青年走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走成一个拙诚的、柔韧的、和气的、谦虚的老头,他拖着病躯试图推拽着晚清这台已锈蚀的列车继续往前,却终是无力回天。但是那份坚定、敦实、拙诚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力深深震撼住了我。
二、曾国藩的成就和影响力
曾国藩的一生成就,用一句话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历代儒家的终极理想,而曾国藩做到了,并且他以自身的经历影响后世诸多人,如李鸿章、梁启超、毛泽东等等。
修身:曾国藩起初资质平庸,凡人一个,后立志做圣人,每天做日课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不断反省自身缺点,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圣贤高度。
齐家:曾国藩家原本只是湖南闭塞山村里的一户平常人家,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兄弟五人开始,至今190余年,绵延至第八代孙,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从一个小山村的平常人家到名门望族,一部《曾国藩家书》可窥探曾国藩对曾氏大家族付出的心血。
治国平天下:曾国藩入朝为官,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叛乱;晚清时代睁眼看世界,操办洋务,选拔人才留学,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为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我个人最感慨的,是在闭关锁国的晚清时代,在大多数官僚自高自大,视洋人为怪物,视西学为奇技淫巧之时,曾国藩却能睁眼看世界,接纳并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我们可能只知道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负责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却不知道与当时和他一同到美国留学的共有120名幼童。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这批在晚清时代远赴海外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若不是清政府在他们未完成学业时将其提前撤回,也许中国的历史进程会往前推进更多。(推荐纪录片《幼童》了解这段已不被提及的历史)
当初有远见,甚至接受容闳的建议,力排众议,选拔了一批十二岁的幼童远赴美国留学的人正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就在此时今日,想到当初他们的决议,仍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远见,只是可惜呀,个人再强大,仍只能是裹在时代的洪流和漩涡中前行。
三、曾国藩的学习成长之道
为什么曾国藩可以从一个资质平凡的普通人成长为一个让人敬仰的圣贤大家?为什么曾国藩的个人成长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大概是因为对普通人而言,其成长过程的可复制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向他学习的东西太多。我最大的体会有两点,一是如何完善自己;二是如何适应环境却又不受制于环境。
其一,在如何完善自己这一点上,曾国藩的方法是修身,通过日课时时反省修炼自己。
1.设定信念和目标
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与常人无异,但当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学做圣人之后,就以此为信念。信念的力量深、厚、沉。我们常常觉得茫然,得过且过,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曾国藩考中入朝为官之时,像乡下人进城的短识,只是想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浪费很多时间结交同僚,宴请游玩。也曾一度恃才傲物,看不起他人,与同朝官员势不两立,做了很多事情,却得罪同僚,得罪皇帝。待后来他明确自己的信念是做圣人之后,眼光不再短浅只看到身边人,身边事,也不再被近身琐事俗物困顿,而是有能力把自己从所处环境中抽身而出,看得长远,方能渡眼前关卡。
2.通过日课自省,修身
明确信念后,他反思自己身上的弱点,找到需提升完善的地方。他每天写日课,写下今天做了什么,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怎么调整完善,时刻提醒自己。时常自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一个圣人的标准,时常纠正自己的言行,改善自己个性里的缺陷和弱点,鞭策自己往圣人路上前行。
3.勤与拙
曾国藩最终能成事成圣,他靠的方法是我们很多人本该能做到,却又难做到的个性,即勤和拙,勤即勤奋、恒心;拙即拙诚、耐心。勤是想到就去做,边做边修正,而非留于空想,最终一事无成。拙是踏踏实实的做,而非妄想一步天成。曾国藩年少时资质平庸,秀才考了六次未中,却仍能坚持。他组建湘军,奉行的是“打呆仗,结硬寨”。世上聪明人太多,只想耍小聪明走捷径,但往往最后是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路的拙笨之人最终才能抵达终点。
4.不断地学习成长
他博览群书,即便已为重臣,仍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儒家、道家、法家、面相、西方科技,他从不限于一个领域知识点,而是学习融会贯通。不受制于单一学科知识,不受制于已有认知观念,而是不断地吸收接纳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开拓视野,与时俱进,这也是为什么别人还在洋洋得意“闭眼赴深渊”,他却能“睁眼看世界”的原因。
其二,如何与环境融洽相处却又不受制于环境。
曾国藩入朝之初,与京中官员相处不洽,后组建湘军又与湖南地方官员产生矛盾,得不到地方支持。他看不惯朝中官员恶习,别人也看不惯他一副恃才傲物,清正廉明的样子。与环境的对立,也使得他做事非常不顺。这其实与今日的我们在公司企业行业做事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成事得先会做人,与身边人,周边环境相处融洽后才可能获得更好的资源去达成更多的事。
1.明确自己的目标,目光放长远一点。在做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或是迷途,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目标,不计较眼前得失,不迷失方向,误入歧途,长物放眼量,才能俯视当下的困境,抽身而上,继续前行。
2.与环境“同流合污”,利用有效资源,达成自己目标的同时亦成全他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也。即便自己再强大,再厉害,一个人也是成不了事的,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合作。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起初他只依靠自己,一切都难。后来他发现需要钱财,而钱财需要地方乡绅土豪的支持,而他们需要的是名声,那就给他们名声换钱财;他需要地方官员的支持,而官员需要业绩,他就给他们业绩;将军和战士们需要钱财养家,那就给他们钱财。目的是成事,那就得想方设法调动各方资源和能动性去达成。
3.以柔克刚,从淤泥里开出花来。旧时的清朝已是一滩烂泥,他并未陷身于这烂泥中,反而用这烂泥滋养出鲜花。自己“同流合污”获取支持养分,却有能力在这污泥中拔身前行,靠的是圆融和通达。他自己学习洋务,亦费心选拔人才,给他们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他求的不只是自己,而是这个国家,这个时代。
起初他以刚强对抗同朝官员、对抗皇帝、对抗制度、对抗环境,把自己对抗回了老家,什么也做不了。后来他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四、不能理解的地方
1、个人与时代
曾国藩家原是深山里的一个农家,而后越发深厚深沉,靠的是几代人的扎根和滋养。而曾国藩在这其中起的是核心作用。
可惜的是,几代人才成就的家风却抵不过时代的风雨飘摇,时代列车轰隆隆碾过,经历文革,几代人的心血没了延续,断了根,砸了牌,可悲可叹。放在历史中,一朝天子一朝臣,倒下一个臣,断了一个家族;放在今日,换了一个领导,变了一做城,规划毫无延续性,一个断裂的时代,一座断裂的城市,亦可悲可泣。
2、私心与天下
曾国藩对自己这么严苛的一个人,却是明目张胆,毫无遮掩地以权谋私。他自己不贪,却对自己弟弟曾国荃的中饱私囊睁只眼闭只眼。我还是不太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