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武侠江湖简书电影

“绣春刀”的身份隐喻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139人  高俗

修罗场,佛家语。修罗毕生以战斗为目标,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天战斗,修罗场指的是他们之间的死斗坑,人们通常用“修罗场”来形容惨烈的战场。​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修罗地狱中,一二部所有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第一部中聂远饰演的赵公公口中的“蝼蚁”。

《绣春刀》第一部截图

蝼蚁的唯一救赎,是情义

传统武侠文学大家金庸先生的“侠义观”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然而,随着武侠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极大发展成熟,传统形式的武侠作品已经攀上了无与伦比的高峰。于是,新式武侠,甚至反类型的武侠作品次第出现。在这些新型作品中,可以说最根本的改变,在于其侠义观的改变——侠者,夹缝中的人。

《绣春刀》系列电影选择一群特殊身份的人物“锦衣卫”为表现对象,颇值得玩味。锦衣卫是明朝政府的军政情报机构,翻译为现代汉语即,特工。作为政府的秘密眼线和武装工具,他们在别人的眼中是几乎不具备“人”的身份的。他们在被监视阶层看来是杀人机器,而在上级看来,则是蝼蚁和猫狗。但正是这群被政府豢养、被民众恐惧的,外人眼中冷血无情的机器,心中却秉持着足以超越生死的情义。

因为这是他们的唯一救赎。

张译饰演的陆文昭在追击沈炼和北斋时说,改朝换代、扫平阉党是他活着唯一的念想。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明白,在信王精心策划的通向权力的完美阴谋中,他也只是一个需要被除掉的“破绽”。而能得以死个明白,还要多亏曾在战场上救他一命的沈炼,在生死之搏中看在昔日情面,再次留他一命。

沈炼在战场上救下陆文昭

沈炼从第一部起,就是个有许多私心与杂念的小人物,第二部开头甚至为了自保而逼死了好朋友殷澄。这个人物是反英雄的,他不是传统的伟光正型主人公,但是,他却能从始至终都赢得观众的共情和认同。因为无论是第一部中私放魏忠贤,还是第二部为了救杨幂饰演的北斋而背叛朝廷,他的动机都十分单纯——为了情义。对那些政治斗争中的操盘手来说,沈炼们无非是棋子而已,除了利用的功能,除了手中的绣春刀,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因而,情义,是他们得以确证自己为人的身份的唯一路径。

情义,是人性的投射

讲求情与义,是具备道德意识的人类才能拥有的高级能力。讲求情义,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像热爱自己一样热爱和自己具备同样生命形态的同胞,意味着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具备着抽象的高级认知能力。

“锦衣卫”们在朝廷的豢养和指派中,日复一日地做着监视、抓捕、杀戮同类的工作,在思考和同情的权利都被剥夺之后,爱别人,成为他们拒绝成为丧失人性的机器的最后一种努力。

沈炼逼死殷澄,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兄弟;背叛朝廷,是为了保护北斋。而雷佳音饰演的裴纶起初找沈炼的麻烦,是因为殷澄是他的朋友;后与沈炼冰释前嫌,只需要一句“殷澄也是我的朋友”。在这个修罗地狱中,人人首先需要的是自保,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正邪,唯一可以秉承的行为准则就是情义。但就是这情义,使得这群蝼蚁相较于那些翻云覆雨手的政治行为准则,显露出了更鲜活的人性。

沈炼与北斋

人性,是对政治的逆反

政治的诉求,是体制,是机械一般精细和明确的管理。在政治话语中,锦衣卫们,是国家“机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是抹杀人性的。

陆文昭伏杀郭真、追杀北斋,信王追杀陆文昭,其实都不意外。因为革命是讲求牺牲的,对有“政治信仰”的人来说,其信仰的实现是“家国大义”,而为此牺牲“小我”是题中应有之意。

然而对个体的生命来说,求生是最大的正确,拒绝“被牺牲”是生命的本能。

因此,沈炼们的唯一信仰,是在政治斗争的汹涌漩涡中寻求自保和自救,是打破政治的制式要求,是人性对政治的逆反。

“绣春刀”的身份隐喻,是人还是刀?

从第一部中,即有一个细节。沈炼的两个兄弟被赵公公设计杀死,沈炼也被其打败。在沈炼找赵公公报仇时,他额外带了一把刀,当赵公公说“就凭你的绣春刀,杀得死我吗”时,他拔出了背上的另一把刀。但当他最后被赵公公逼到绝路时,恰恰是用之前被他插在地上的绣春刀反败为胜,杀死了赵公公。

沈炼背着的另一把刀 拔出插在地上的绣春刀

而在第二部中,换刀的情节更加明显。丁白缨以北斋为要挟,逼沈炼放火烧案牍库,沈炼在与她的打斗中被斩断了佩刀。此后,沈炼从父亲的灵位前取出另一把绣春刀,在之后的战斗中,使用的则是这把刀。这是一个明显的情节,而还有一个不易注意到的细节是,开场时沈炼失手杀死“同事”凌云铠,在这场打斗中,沈炼全程没有用刀。

刀在《绣春刀》系列电影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象征着主人公身份的变化。

在政府体制之内,赵公公拥有远比沈炼雄厚的政治资本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因此,沈炼将永远被他视作蝼蚁,踩在脚下。绣春刀在这里象征着体制内的身份,因此,沈炼无法用绣春刀战胜赵公公。最后用绣春刀偷袭成功,在我看来是导演的温情,体制内的蝼蚁虽然渺小,但它的力量仍然不容轻视,否则就将一败涂地。

第二部刀的隐喻更加明显。在杀死凌云铠时,沈炼尚是一名体制内的锦衣卫,杀死同僚是一次意外,因此,在这场失手杀人的打斗中,他的绣春刀并没有机会出手。而从竹林回来之后,放火烧案牍库意味着他对朝廷和自己锦衣卫身份的背叛,取自父亲灵位前的刀,意味着他对自己身份的重新定位——拥有主体地位的人,而非体制的工具。绣春刀的力量此后终于被导演彻底解放。

体制内的刀,是杀人的工具,握着它的人,本身也成了一把刀;体制外的刀,是每一个冲出政治体制的生命发出的呐喊,彰显着人性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