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日记148 | 殷商的故事
2022年01年18日,星期二,小雨转阴天。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学习是一种享受,分享是一种美德。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了17世31王位,延续了500余年。
商的先祖据说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中它的始祖是契,与大禹是同时代。
01成汤灭夏,在亳立商
据史料记载,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叫夏桀,在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困苦,每况愈下,大家怨声载道,很多部落首领开始背叛他。但夏桀没有虚心听取百姓意见,也不很好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采取压制和打压的方法,用各种理由向其他部落发兵,滥用武力,挑起战争。
当时,有个部落首领叫汤,也叫成汤,住在亳地,据说他是契的后代,贤良仁慈,很多有才干但不受夏桀重视的人都去投靠他,他在各部落首领中很有威望。
夏桀很害怕汤会带着各部落起来造反,就把汤从封地亳地召到自己的身边,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汤囚禁在夏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夏桀觉得汤不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了,就把汤给放了。
汤回到封地后,各路诸候都来投奔他,诉说夏桀的残暴。于是汤就集合各部落的军队去讨伐夏桀,通过鸣条之战,打败了夏桀,灭掉了夏朝。
之后,汤就以“商”为国号 ,在亳这个地方建立了商朝,历史就进入了殷商时代。
02争斗不断,兴盛而衰
据史料记载,商朝的国都频繁迁移,至汤的后裔盘庚将国都迁到殷后,国都才算稳定下来。据传,在殷这个地方建都达273年之久,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汤灭夏后,刚开始建立商朝时,住在亳地。他贤良仁慈,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可惜的是,汤的后代并不是个个都像他那样仁慈善良,在家天下的奴隶制社会,他们甚至不尊重嫡长子继承帝位的传统,兄弟叔侄之间为了帝位,争斗不断。
在盘庚登基继承帝位时,国都在奄地,这个时候殷商已经开始衰落,很多部落首领开始离心离德,都不来朝拜天子了。
盘庚想着要复兴成汤时期的兴盛,就说服大臣和百姓,把国都又重新迁回了亳地,并下令遵照成汤时期的政令,使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国家又开始兴盛起来。
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给弟小乙。小乙死后,继位的是他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
历史上称盘庚和武丁统治时期为殷商的“中兴”时期。但在武丁之后,殷商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位贤良的君主,殷商的国都也迁离了亳地。
据说,在武丁之后,有一个天子叫武乙,他残暴无度,曾命人做了一个皮革口袋,里面装满了鲜血,并把口袋吊起来,用箭射它,竟然说是“射天”。后来武乙在外出打猎时,被雷给劈死了。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帝辛。但百姓都称他为“纣王”。意思是说他是一个残害忠良、好做恶事的天子。纣王喜欢喝酒作乐,荒淫无度,整天沉迷于宠幸妃子妲己,从不认真处理国家大事。他还非常贪财,严赋苛税,挥霍无度,铺张浪费。他命人建立“酒池肉林”,在大坑里灌满了酒,在树枝上挂满了肉,可是很多人连饭也吃不上,受苦挨饿的人越来越多,引起了诸候和百姓们的强烈不满。但纣王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设置“炮烙”等酷刑,来处罚那些对他不满的人。他命人在铜柱子上涂满油,下面点起炭火,让受刑的人在烧红了的铜柱子上爬行,爬不动就掉进炭火中活活被烧死。
03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纣王的荒诞和残暴引起了百姓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在当时,有个西伯侯,名叫姬昌。他推行仁政,那些看不惯纣王的人都来归顺他。西伯侯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即位,来归顺的人越来越多,势力也就越来越大。
而纣王众叛亲离,很多大臣都离开了他。只有比干这个人还在劝谏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劝谏,反而杀害了比干,并把他的心挖了出来。纣王的太师和少师看见情况不妙,就偷了殷商的祭器和乐器,逃到了武王那里。
武王见纣王众叛亲离,就发兵讨伐纣王。在“牧野之战”击败纣王,纣王最后自焚而亡。
武王释放了被纣王关押的大臣,严惩了妲己和费仲、恶来等奸臣,天下百姓拍手称快,大家拥戴武王为天子。
从此,历史上的周朝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