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学

红楼随想——那个女孩,长大了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愿如星君如月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在桐华的《长相思》看到过一段话:如果可以,每个姑娘都愿意被宠得天真到无耻,飞扬到跋扈。那需要非常非常多的爱,需要有很爱很爱她的人,为她搭建起一个只有阳光彩虹鲜花的纯净世界。如果可以一辈子一帆风顺、心想事成,谁乐意承受挫折?谁乐意知道世界艰辛?谁又乐意明白人心险恶?

只是,这样的姑娘也许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在现实里,不是每一个姑娘都能有那么多无条件爱着她的人,也不是每一个姑娘都能无忧无虑,纵使天崩地陷也有人保护她安然无恙。

在那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角色只有怀着女儿心的宝玉。说什么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才情冲天,风流袅娜的的黛玉也罢,性情寡淡,鲜艳妩媚的宝钗也好,都不过是这一场悲剧中的演员,上演着那一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一直以来,钗黛二人都是红学家争论的焦点,更不必说还有坚决支持湘云的周汝昌老爷子。同为薄命司册上所记,甚至同时出现在同一首诗中,她们的结局似乎一开始就已注定,无论高鹗如何删改续写,都逃不了红颜薄命的下场。而比之黛玉,宝钗似乎就是那样的环境里更为可悲的一个牺牲者。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们不以上帝视角来看待整部作品,宝钗毫无疑问是完美的,既有无可挑剔的长相,还有讨长辈喜欢的性格,对待下人也鲜少刻薄。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竟然比丧夫守寡的李纨活的还要清心寡欲。在那种娶妻娶贤的时代,还有谁能比宝钗更加完美?在书中,对她有所微词的除了小性的黛玉,也只有离经叛道的宝玉说她: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儿,怎么也学的沽名钓誉。

宝玉最喜欢的女儿家都指的是什么?是像黛玉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像晴雯那样大方泼辣、还有妙玉那样不问世事……她们都从未经历过真正的人间苦难,不必为了生存而担忧。相反,在宝玉眼中不那么纯粹的女孩有袭人、宝钗、湘云。她们都曾被生存的压力所打磨。袭人被卖到贾府时家里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湘云生在公侯之家却父母早亡,而宝钗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性格柔弱,连本来唯一可以依靠的哥哥也是个混球。

作为公认的冷美人,宝钗在很多事情的确表现出了的冷,金钏投井,她不但没有表现出悲伤,反而劝解王夫人时说金钏是个糊涂人。抄检大观园,她便忙不迭的搬了出去,这是冷漠。在哥哥嫂嫂吵架,母亲被气病时,在薛蟠打死了人被官府抓走时,她都有条不紊地处理家中事务,这是冷静。身为妙龄少女,她竟不爱花儿粉儿的,屋子也是素淡到不可思议,这是冷淡。如果说其他的可以解释为出身并不高贵的宝钗在尽力博得长辈的喜爱,那么最后一点呢?

在大观园中,但凡占点位置的角色,都有着属于她们的独特标签。在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孩间。宝钗的存在就像一个异类,她连打扮自己都不甚上心,不愿意或者说不屑于靠打扮自己来迎合旁人。以宝钗之聪慧,怎么会不知道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即便撇开宝玉,大观园中的女孩子都是处在最美好的年纪,除了宝钗又有哪个不喜欢打扮自己。只有她,那个服食着冷香丸的少女,用一种近乎固执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她本可以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坚持,让自己更加圆滑,进一步在王夫人等人面前留下更好的印象,但是她没有。这种清净素淡的性格更像是宝钗默默坚守的一种信仰。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如果宝钗真的是个小人,那么,曹公怎么会对她有这样高的评价?

宝钗曾对黛玉说: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她也看过西厢牡丹一类的闲书,也曾像所有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因为她的冷漠,那么多人不喜欢这个提前成熟的少女,可她没有选择的余地,赤裸的现实逼着一个人成长,随着父亲去世,随着家境的衰落,她不再是个孩子,而是要帮母亲撑起一个家。所以,她放下了西厢牡丹一类的所谓闲书,所以,她毕竟她不像黛玉那样,有贾母护着,有宝玉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不需要争,不需要抢,不开心的时候就可以淌眼抹泪,反正会有人来安慰她。

今天,读红楼,弱不禁风的黛玉总是让人同情。的确,像黛玉那样美丽脆弱的女孩本来就不应该属于人间。她应该像《小王子》里面那朵娇嫩的玫瑰花一样,被爱滋润和保护。但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宝钗,需要成长,担负起责任。

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生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宝玉哪里懂得生活的艰难,哪里懂得生活的苦难。可是宝钗懂,进贾府前曹公虽未明写她的生活与处境,字里行间我们却也能能窥出一二。毕竟生存于现实之中,即使再不愿意,也必须为了许多东西而慢慢成长。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许永远都只能是一种理想境界。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闪而过的瞬间,原来她也是个贪玩的少女。

每一个人都像是从天而降的雪花,为滋润泥土而来。飞下时纯净无暇,但终究要落到地上,融化在泥土中,只有零星的几朵可以落在树梢,飘进溪流,不染纤尘。

除了夏金桂,这个直到七十余回版本中才开始露面的角色,曹公笔下的女孩子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陷小脾气,但却总是让人不忍开口责备。也许,正是每个人这样的不完美,才造就了一部近乎完美的红楼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