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业上班这点事儿

自由职业一周年,我做对的10件事&做错的8件事

2018-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叨叨666

我是2016年11月从百度裸辞,但我更愿意把2017年1月当成真正自由职业生涯的开始。

1月第一期付费写作训练营,我真正开始以自由职业状态养活自己。

很多人通过:《裸辞100天,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认识我。现在1年过去,我又来交作业了。

这一年,我辞职从0开始,做“文叨叨”这个品牌,一个全新且0经验的行业,脱离之前八九年的工作技能,靠着一些新技能生存。

这一年:

从0收入到月入5万,从0开始做了3个知识付费产品(写作私教班,问答式写作打卡群,思维升级训练营),累计课程的收听人数超过5w人,付费学员复购率在50%以上,更有部分学员连续5个月付费学习。

我也从零开始get了很多新技能:课程设计,ppt制作,演讲,社群运营,线上授课等等。

这一切,几乎是0成本。

这一切,仅来源于这个从0粉丝开始做的微信公众号。

成就和喜悦写过很多,今天不谈风月,我只想严肃地盘点下这一年的对与错。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都有机会靠着做个人品牌实现个人崛起。

那么,这一篇过来人的大实话,请收下。

这一年,我做对的10件事

1.别停下来,越忙的时候效率越高

裸辞第一天,我就给自己报名了两个打卡群,外力的逼迫适合自制力差的我,也让我在充实中避免了突然闲下来的焦虑。

回顾这一年,最忙的5月和6月,我的效率反而最高。所以,永远不要给你要做的事情,留出太多时间。

2.你很想做,就是最好的时机

辞职第二个月,写作课的付费用户已经找上门来,下意识的反应是:我还没准备好,时机不成熟,要不春节后再说?

但,我内心很想尝试,于是,可进可退,选择进。

事实证明,那次我很好地抓住了时机,积累了第一波忠实用户,也有了后面的滚雪球。

所以,你很想做,就是最好的时机,不必等。

3.勇敢为自己定高价

从做知识付费的第一天起,我就几乎不做免费,也不做低价。私教班第一期399元,现在899元。

高定价是一种自我相信,但最重要的是倒逼我做出更好的内容。

“哇,我都定了这么高价了,不投入150%的精力,简直对不起别人”——这是我内心的os。

于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永远是:超出预期。

4.不跟风,不妥协,做有特点的产品

当所有人都在讲10w+写法、爆款文套路的时候,我坚持讲写作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功。

这个做法很笨,不讨巧,但当用户说“上了很多课,终于这次算是上道儿了”,我知道,坚持正确的事,就会遇到识货的人。

5.最好的时间管理方式,是挖坑

我没办法做到5点起床,一天干18件事,于是我把重要的事先公布,挖坑,定好deadline。

自己挖坑自己跳,实力“吊打”自己,是经验证最好的时间管理方式。

6.用户比你更懂你

始终在一线,一篇篇初学者的文章点评过去,一个个电话约聊聊过去,于是我总能发现新的、更细腻的用户需求,不断更新方法,优化设计。

用户的反馈,是产品设计的重要一环,他们提出意见、催生灵感。一个产品,直到用户开始反馈,你所有的产品想象才真正成立。

刚刚结束的思维升级训练营,整套产品9节大课,就是来源于社群里某位同学的一句发言,星星之火。

当然,用户反馈不是等来的!

7.越信任团队,越有更多惊喜

首先你一定要有团队,在第一天就要有团队。

保持足够信任和放权,团队一定超出你的想象,如果还没有,那一定是你信任度还不足够。

效果最好的几期课程社群运营,恰恰是我细节管得最少,甚至压根不管的那几次。

8.以“社群”的方式深度链接

我认为,知识付费最终要归属于教育,所以,“学+练+同学+师生关系”这个基本的教育逻辑不会变。

当你想办法跟学员建立大于1次的链接,他们的的信任度和黏性就提高一倍。

而线下见面,这种效果再翻倍。

12月,有个学员找到我,说她是在一年前一次线下分享会认识我,这之后的一年买了我所有的课。

那一刻,我觉得无比荣幸,同时升腾起压力和动力。

9.没有目标时,索性以赚钱为目标

看不清前方,定不了目标,那就定一个赚钱目标,这个数字会带领你从没有路,走出一条路,前方清晰起来。

10.写作,这个时代最低成本的推广方式

如果没有两篇热文:《你喜欢现在的你吗?——写在31岁生日这一天》《裸辞100天,我所亲历的自由职业真相》 我就没有这1万多公号粉丝,也就没有今年这所有的一切。

写作,最低成本帮我找到同频的人,最低成本帮我实现指数级传播。

写出好文章,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基本技能,庆幸我拥有它。

这一年,我做错的8件事

1.没有目标

抱着裸辞之后尝试一下的心态,所以,我一整年都没有目标,玩票的心态,是我今年的第一个败笔。

如果没有目标,就像迷雾中前行,一定是极慢且容易跑偏的。

2.没有保持节奏

不管是公号的更新频率,课程的节奏,甚至是推广的频率,都是完全随性的。

我曾经觉得这没什么,直到年底盘点,才被自己的混乱惊呆,如果此刻你还愿意打开这个公众号,我该多么感动。

作为一个个人品牌,让读者和用户感受到你的情绪和节奏稳定,是一个基本的职业素养。

然而,我没做到,这是第二个败笔。

3.陷入琐碎

战略性懒惰,战术性勤奋,关注细节大于关键事件,缺乏整体规划,因此我常常陷入琐碎。

当我翻开2017年效率手册,密密麻麻那些屁大点的事,让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做关键的事,做100件琐事又有个鸟用?

(说句粗话,骂醒自己!)

4.被动前进,随遇而安

这一年我一直没把自己当成创业者,整个是自由散漫,随遇而安的状态。

没有梳理团队结构,没有好好做数据分析,没有跟合作平台保持基础的关系维护,等等。

总之,我觉得本质上我低估了自己,于是抱着走一步说一步的心态。

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在所有事情上保持主动,会在一开始就物色合伙人,搭建良好的团队架构,像个创业的样子。

5.个人英雄主义

人手不够,对团队的培养没有详细规划,所以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作战。

大到课程设计,小到公众号校对错别字,事事焦虑,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不知从何而来。

虽然课程的反馈整体很好,但我对今年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打60分。

这真的是令人扼腕叹息。

6.单条腿走路

几乎不关注行业动态,几乎不研究竞品,几乎不社交链接各种资源,几乎没有主动去引流量做推广——虽然我靠着口碑传播,这一年过得还可以,但,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这么的多“几乎没有”,还是吓了我一大跳。

只做产品,不做推广,这个低级错误为什么还在犯?

7.不自觉地“自我限定”

所有我没做好的这些事情,可能都来自于“差不多这样就可以了”的内心独白。

这种“可以了”的自我限定,真的是可怕。

8.没有及时复盘

翻开效率手册,惊觉有些3月就想好的事,到年底都没开始做;有些错误和迷惑一直存在,包括上面所有的这7个问题,如果我有及时复盘,它们可能就不会出现。


说完了上面这些正确的事和大败笔们,感觉自己差不多算是裸奔了。

希望少一些人犯我的错,多一些人借鉴我的经验。

有勇气写下这些,因为我不想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且,我并不满足于此。

所以,2018年,我会让自己从一个自由职业者变成一个创业者的状态,更专业,更认真地去做。

我之前说,自由职业也是一种职业,所以你需要基本的工作技能。

但,我现在想说,哪有什么真正的自由职业,当你脑子里刻进“自由”两个字,也许就注定了散漫。

自由,应该是一种对自己足够了解,知对知错,并对通往更好的路径心里门儿清的状态。

自知且敢上,拥有对自己足够的掌控感,这是我现在理解的自由。

如果还没有做到最好,那一定是野心不够。

知对知错,我们的2018才目光如炬。

2018的大幕缓缓拉开,幕布后面将要上演特别精彩的故事。

我期待着,也努力着。

那么你呢?

你的2017有哪些骄傲和遗憾,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让我们一起:知对知错,互打鸡血,开始上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