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豪士君子之世界教育国学与传统文化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38人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论语•学而》之二

    1.8郭老师,请问"无友不如己者"正确吗?

  无友不如己者此句没头没脑,不过有头有脑便无此问了。请看:是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对不对?不是主功名无友不如己者,不是主富贵无友不如己者,不是主聪明伶俐无友不如己者,不是主世故圆滑无友不如己者......照此反推,不言自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人,何不以忠信友之?且夫忠信违道不远,人人之间友之以忠信,岂不全合于道哉?

  所谓忠信者,去伪存真,推诚而已矣。诚者,无为也,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也。推诚者,无不为也,学思而得,奋勉而中,力求中道也。故众人皆可为而不为也,圣人明知众人不可为而为之也。夫忠信淡泊之人无欲无求,唯愿天下皆忠信之圣众;退而求其次,择诚而友其推诚之伴侣;最次也能以道自处,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也。自上帝造人以来,人之思想就没有真正出现过统一。各大圣人出世之共同使命,皆是为完成此项道德任务。历来就有国家之统一,有民族之统一,甚至一度出现过世界之统一,但是思想之统一,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很难达成。

  即便如此,圣人们从来不曾放弃对伟大理想之真诚实践,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会努力奋斗不止。虽然将所有人之脑袋合为一个脑袋是不可能的,但是将所有人之心合为一颗心则是可能的~而此心即是忠信之心。如此理想貌似不难实现,其实世事无常勉强不得!先生刚学明白便很快就要辞世,而后生又得一切重新从头再来。这在高科技方面传承容易,而在道德方面却传承艰难。可见忠信多么难得,而又推诚多么不易!

1.8郭老师,请问对那些忠信不如自己,但其他方面还好的人就敬而远之是吗?

  不可。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尔岂匏瓜也哉?恶能系而不食?倘使如上所言,忠信何用之有?当今之时伪善流行,亟待忠信予以澄清。尔等若未忠信,则火速忠信;若已忠信,则火速推诚。岂能孤芳自赏,譬如一株植物也哉?结交天下推诚之士,鼓动四海忠信之人,不仅只为惺惺相惜,还要更为同仇敌忾!上帝做事多是采用自然沉淀法,圣人做事多是采用人为过滤法。二者殊途同归,皆可去除掺杂。然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毕竟一百年太短不宜虚度!自然费时不费力,人为费力不费时。二者兼有可取,而人应取后者。因为所谓贤者乃是像其自然,但是所谓圣者却是胜于自然。荀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而水为之。可见人为之出于自然而胜于自然,是以圣人之利用自然而改造自然。自然本身运动发展变化缓慢,于是乎创造了人类;人类本身运动发展变化也缓慢,于是乎创造了高科技;高科技本身不能决定为谁服务,于是乎中国人率先决定了为人民服务之宗旨;为人民服务之宗旨本身只是号角,于是乎志愿者应当以忠信推诚相结合来全力冲锋之。君不闻尧舜禅让当仁不让,汤武革命见义勇为,龙逄比干杀身成仁,关羽岳飞舍身取义。掀开国史卷帙浩繁,志士仁人数之不尽。千古圣贤忠信为先,立身行道推诚为后。所谓大人君子必先自为而后方可为人,必先自处而后方可处世。循序渐进才能赢得真理,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永恒。戒之哉!勉之哉!

1.9何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者慎终如始也,善始善终也;追远者追远如近也,悦近来远也。诗曰: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即谓无不有始,鲜能有终。足见善始之易,善终之难。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即谓百姓喜悦,四方来朝。足见修已安人,情动理服。治者长此以往,民德焉能不厚?善哉善哉

1.10温良恭俭让。

  一、内不忽冷忽热,外不反复无常。所谓始终如一。二、内无半点恶心,外无半点劣行。所谓表里如一。三、内不自骄自欺,外不傲人欺人。所谓至诚如神。四、内无欲望牵引,外无种种诱惑。所谓无欲则刚。五、内无嫉妒之意,外无争抢之丑。所谓君子盖有成人之美而小人反是。理解上的障碍,我可以帮你消除。实际操作中的障碍,我无能为力。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为有气量;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为有胆量。

1.11郭老师,请问为什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案一,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案二,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 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根据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三年不言,古之人皆然。二,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三年不言者,非三年不言语也,乃三年不言政也。三年之丧,非三年不动弹也,乃三年不礼乐也。故三年无改,可谓孝思矣。孝经有云: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隔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隔年),示民有终也。《书》载商汤驾崩,太甲违制,伊尹放太甲于桐三年,然后还政于太甲;又载武王驾崩,成王年幼,周公登大位摄政六年,然后还政于成王。伊尹之举尚礼,周公之举尚权,其于事君尽忠,则二者皆然。伊、周二圣皆礼乐之隆者,遭遇事变则相机而应。小人直以为伊、周有篡逆之嫌,而君子却以为有伊、周之志则可,无伊、周之志则篡。三年之孝,名符其实矣!

1.11郭老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现在就没必要那么严格了吧?

  情况虽然显示很糟,但是话不可如是说。必要肯定是有,没必要像话吗?岂不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乎?中国几千年优良之传统美德,岂能因为几十年政治经济之变革,便可毁而灭性不再复原耶?大凡生民无孝则失本,死生无道则失义,守孝则尽本,守道则备义,尽本备义则慎终追远矣。孝道乃天下四海之善法,千秋万世之真传。孝之为道也,大矣哉!可以诚人性,可以明圣教,可以齐民心,可以治世事。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者,效也,效法天地也。天有四时,地有高下,民居其间,效而法之,故曰天经地义。苟不孝而有违天经地义,则必天地灾荒人祸连连。天上地下姑且不论,天地之间人为灵长。天地既然安排人为万物之灵,人就应当孝感天地慈感万物。如此方不愧负天地之生养与厚望,方可配享万物之驯良与顺服。夫孝者效善不效恶,效优不效劣。譬如效其光风霁月而不效其阴雨晦冥,效其正本清源而不效其残朽污淖,效其出落有定圆缺有时而不效其阴晴不定风雨无时;效其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而不效其废料生虫死井生臭。是以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故三年无改乃行成于心者也,去孝行何显孝心也?

1.11 郭老师,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但是,当感觉父之道某些方面有错误该如何办?如何调和父之道和孝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关于三年的问题。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曰:孟庄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为难能也。子曰:古之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礼云: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诗云:(周公)明发不寐,有怀(父母)二人。由此可知,除了父在观其是否志于道,父没观其是否行于道以外,还应遵从礼制守丧三年,丁忧期间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如此明达于礼,而又行成于礼者,则可谓慎终追远,则可谓孝矣。

  其次,父之道难免会有错误,孝子若不能诤谏于膝下,则应该改道于三年之后,焉能于亡人灵前急于求成,使乃父魂魄不得安息也哉?因此,孝子虽可谏父之过,必不彰父之恶也;虽可改父之道,必不争父之位也。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礼云:亲有过,谏使更。贻吾色,柔吾声。谏不入,越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孝经亦云: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有过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有过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有过不失其家;父有诤子,士有诤友,虽有过不失其令名。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命焉得为孝乎?今补一云:孝不违仁则为孝心,孝不违礼则为孝行。内孝于心外孝于行,则可谓之孝子之尽孝矣!

1.11郭老师,父亡三年而后改其过,虽然可以称为不彰父之恶,但毕竟是在坚持错误。君子见己过则内讼,见亲过则急谏不已,怎么还要坚持三年的错误呢?怎么证明坚持三年的过错不是在彰父之恶呢?

  要照您这么说,其父若再多活三年五年,其子是否该干脆废父自立?其父活着错了若干年都没去改,一死就必须换其子立马上位更正?且夫其父即使罪大恶极,必有王命民意国法家规,难道非得其子乘其尸骨未寒,而急掩父过以惹天下人耻笑不成?甚或其父即使过犹不及非礼不仁,其子不吸取教训以三年立信来作新民,却私自违反通丧大礼陷己于不义,只为早图一时之是而令天下人失望加倍?父虽有过终归已故,子不改之且又增之。父过未免子过紧随,不慈不孝将复何及?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于礼,可谓孝矣!事之以礼者,诸如: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葬、祭之以礼者,诸如:子曰: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曰:君薨,听于冢宰。啜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由此可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戒之哉!勉之哉!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郭老师,请问为什么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呢?

  礼之体,中为尊;礼之用,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先王之道,以中为善,以和为美。但是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小大则不中,不中则不善,不善则不行,所以制中则尽善。那么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则不和,不和则不美,不美则不行,所以度和则尽美。君子用智则和而不流,体仁则中立而不倚;小人不仁则小大由之有失中正,无智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有失和合。君子既仁且智体仁用知,中正和合尽善尽美;次则尽美未尽善也,或者尽善未尽美也。小人反是!子曰:君子不仁者有矣夫,小人未有仁者也。或曰:君子不智者有矣夫,小人未有智者也。武王有伐纣之不仁不智,而有安天下百姓之大仁大智;周公有诛管蔡之不仁不智,而有安宗庙社稷之大仁大智。君子可以与言大仁大智也,可以与行大仁大智也;小人不可以与言大仁大智也,不可与行大仁大智也。戒之哉!勉之哉!

1.13郭老师,请问“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和“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各是什么意思?

  诚近于仁,信近于义。至善至诚即仁,德善德信即义。无适无莫,义之于比。义字当头,仁行天下。大仁之行,唯义是遵。仁即合情于理,义即合理于情。仁义即真情真理,真情真理即道法自然,自然之中能生万法。

1.13郭老师,请问“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中“复”是什么意思?

  信有善信,有恶信。善信利人,恶信害人。言而果行之谓信,利而不害之谓义。信本于利者,害亦随之也。信本于义者,害亦除之也。综上所述,复有二义:一为言而果行之可复,二为利而无害之可复。此处显然不指前者,而指后者!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郭老师,请问没有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怎么称得上好学呢?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难道不是子曰吗?子曰: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已夫!意思是实施好教育,设立好制度,如此便可以不用担心伦常悖逆了!这句与上句根本没有半点关联,您只看到一个博学的学字,又想到一个好学的学字,然后就将其主观臆断到一块去了。这样提问质量较差,今后注意别再这样。通晓每章每句,自然举一反三,光靠胡乱猜测,没有任何意义。君子之好学必喻于仁义,喻于仁义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正焉。小人之好学必喻于利益,喻于利益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食欲求饱,居欲求安,不敏于事,不慎于言,不就有道,不正焉。

1.16郭老师:请问怎么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知己何患之有?己不自知方为大患也,而不知人尤为大患也!故曰:知己知彼,百事不殆;或知己不知彼或知彼不知己,间有缺殆;不知己不知彼,每事必殆。知斯三者,则知所以察颜观色;知所以察言观色,则知所以反躬自省;知其所以反躬自省,则知所以学而时习之矣。凡为学有九思,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九思而后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