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观察】创业笔记之二:关注团队每一个人
作者:深海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硅谷堂,转载请联系硅谷堂
欢迎投稿到硅谷堂,投稿请联系微信zs981436532
1
关注团队每一个人
创业者关注的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的每个人。团队每个人的薪酬、成长、梦想、情绪、甚至于自我实现等等都需要关注。如果只有创业者一个人努力,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带来成功,只有想法设法推动整个团队的努力和成效,才有带来成功的可能。
创业者从招聘第一个成员开始,就希望每一个加入的成员都认可公司的愿景,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来做。为了做到这一点,创业公司必须招聘那些自我驱动力强的人,那些认可公司愿景的人。创业者还应该时时将公司未来的蓝图,充分的展示在每一个成员面前,和所有人讨论未来的整个蓝图,而不仅仅告诉他完成某件具体任务,那样他的心中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感。此外,公司还应该预留出公司股份,给所有认可公司愿景并愿意和公司长远走下去的成员。
激情是创业公司必不可少的。所以,创业者都会尽力激发大家的信心和激情,使大家必须相互信任、密切配合、快乐合作。创业者希望创业公司的每一个成员,开诚布公地交流,对于公司或者其他人的任何建议和意见当面提出。如果一个成员不认可CEO和整个公司,他应该选择马上离开;如果认可这个公司和CEO,他应该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改进这个公司的任何不足。那些习惯于在背后抱怨、懈怠、怀疑、不合作的人,都是创业公司的毒药,必须第一时间清除。
2
不要闭门造车
一个企业在创业之初,无论规划多么周密与完善,当它进入市场时,其产品和服务都会面临调整甚至颠覆,德鲁克说过,“一个新企业成功的时候,它所处的市场往往不是它原来打算占据的市场。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可能与它一开始考虑的相去甚远,甚至产品的用途也全然不是最初设计的那样”。企业在创立之初,要尽可能少的规划,尽可能多的行动,而且把规划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边规划、边行动、边调整。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中曾经引用3M公司一位副总裁的话“产品开发之初,我们不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一切都还不确定的事情上。我们当然会进行规划,譬如精密周详的销售执行计划,不过要在发展到相当程度,有些端倪后,才进行这么详细的计划。一开始,我们再客户那边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或是试用之前,为什么要花时间写长达250页的计划书?”这段话在强调在新产品的初期阶段,进行预测是不可靠的,只有借助于市场才能真正检验。
而且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在最初的阶段也会面临多次的调整。初创企业有了最初的商业想法之后,要快速地搭建好商业模式的雏形和架构,然后尽快将产品和服务投入市场,密集地和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等沟通,通过这个过程检验商业模式和发展路线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多次的思考、调整、验证来逐步明确和定型商业模式。
由于初创企业存在上述定型期,在初创期不宜在宣传上进行过多投入,刚开始时要想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提供给用户测试性的服务,而不是一开始就开发完整的产品,只有当你确切地发现某项服务,有很好地苗头时,你再加大投入做完整的开发,否则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在研发、宣传广告、和网站上的投入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变成无用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总之,在创业之初,不是“规划”、“战略”、“方案”……而是“行动”、“与客户密集沟通”、“与市场充分接触”,经过前期的探路和尝试之后,慢慢地战略就开始清晰起来,这个阶段再逐步把行动聚焦,抓住几件核心的重要事情。
3
愿景:播下什么种子?
量子物理向我们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波属性,波延绵整个宇宙,所有万事万物都联系在一起,只是这种联系有强有弱,所以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的愿望就像一块吸铁石,它将散发吸引力,吸纳你想要的东西。你渴望什么,就能吸引什么,而且你的渴望越强烈,吸引力也越大。佛经曰:一念心动,十方游历。人的愿望就像一颗种子,当你在内心播下一颗种子后,这颗种子就会发芽。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在内心成长出什么样的树木。
企业的愿景就是企业最初播下的种子,所以一开始就要播下未来的种子。创业者要问自己未来的公司长成什么样子?里面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人?它的文化和气味是充满活力和快乐的、还是循规蹈矩、充满算计和办公室政治的?它的员工对待用户应该是热情友好的,还是利益至上和冷漠的?它的每一个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人生事业的,还是把它当成谋生手段的?
这一切,都等待创业者在内心播下种子,然后等待种子去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