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之死
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北海国相。相当于郡守)。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袁绍意在统一中国的攻击之下,孔融从青州逃到许昌。
许昌是曹操的天下。但是孔融是孔子的直系后代,名气很大,其人又是建安七子的大佬,所以孔融的寓所聚集了一批文坛发烧友,他们天天在一起讲文学、品人物、议政治、推新人。
曹操很不爽。曹丕重视孔融,但曹操很讨厌;孔融出身名门,对曹操也未必看得上。孔融看不上曹操的出身,也看不上曹操的为人。魏晋时代名士的标志之一是喝酒,曹操认为喝酒荒废政事、又浪费粮食,于是颁布了“禁酒令”。孔融第一个公开反对,并且写了《难曹公表制酒禁书》。孔融是辩论高手,他反问道,如果喝酒荒废政事,那么因美色荒废政事的更多,可是你能把男女之爱与婚姻全部废除吗?孔融的论据没错,但正如曹丕点评的那样,孔融之文虽然犀利,但是“理不胜辞”。无论如何,此文一出,曹操无可奈何。
孔融公开反对曹操的很多政策。批判政令之余,他还拿曹操开涮。消灭袁绍以后,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孔融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大意是:武王伐纣,获妲己而赐予弟弟周公……
曹操实在受不了孔融。对孔融的各种行为,曹操能忍就忍了,但是对于孔融的那个自以为是的劲头,曹操受不了。期间还发生了“祢衡事件”,虽然最后祢衡被黄祖所杀,但孔融留在首都终究是个祸害。更可怕的是,孔融身边一群青年才俊,号召天下英才拜孔融为师,每天宾客盈门,无所畏忌地点评天下形势。
于是,忍无可忍的曹操,编制了一个“不孝”的罪名,把孔融满门抄斩。列举了四条罪责:一是做北海太守时。招募兵勇,形迹可疑;二是诽谤朝廷;三是不守礼仪,有违孔孟之道;四是哲学理论不正确。
孔融被关进监狱,知识界引起巨大震动,人心惶惶,但孔融的两个儿子很从容。当时这两个孩子还不满十岁,父亲被抓住的时候,他们仍然在院子里做游戏,丝毫不受影响。面对来抓捕的公人,孔融说:“希望我的罪行自己承担,不要连累孩子!”两个孩子却说:“父亲大人,鸟窝从树上掉下来,能有完整的鸟蛋吗?”说这话时,眼里满含泪水。果然,两个孩子很快也被关起来了。
孔融的名气实在太大,又是曹操亲自督办的案件,以至于孔融被处死后,竟然无人敢收尸。曹操死后,曹丕建立魏国,才为孔融平反,并追认其为一代宗师。
曹操与孔融,是时代的两个极端。若在清平之时,孔融是绝对的能臣,而曹操无用武之地;可在乱世,曹操可以做奸雄,而孔融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