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明威《最后的净土》笔记,关于兄妹情,童年的美好时光以及大自然
海明威《最后的净土》讲述的是男孩尼克因意外打死了一只熊鹿,违反了当地狩猎法而带着妹妹逃亡的故事。在逃避猎场警察的追捕中,尼克在妹妹,女佣,以及朋友的帮助下,成功的取得食物,钱和逃亡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兄妹俩在最后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里露营,钓鱼,野餐,看书,聊天,愉快的度过了几天。大自然似乎让一切烦恼消失了,但在兄妹俩的心头总有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他们感到不安。
这个故事是根据海明威十六岁时的一次亲身经历改编而成,但作家超越了狭隘的个人经验,把读者带入了一片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之中。这个故事是并没有结局,起先也没有标题,是海明威未完成的一部小说。也许没有结局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把美好的结局留给读者去想象也未尝不好。
故事开篇就讲妹妹去向尼克报信,说有两个人要找他麻烦。妹妹说只有她知道他在哪里,说明兄妹俩感情非常好,没有秘密。作家还写到“兄妹俩相亲相爱,眼里装不下旁人。家里的其他人在他们看来都是‘别人’。”尼克要逃亡,妹妹坚持要跟着哥哥一起走,这样可以看着哥哥,因为妹妹担心哥哥做傻事“杀人”。
一口气读完这部中篇,被兄妹俩的感情深深的感动。很多人的童年都有类似经历,兄弟姐妹做错了事,有的人会在父母面前添油加醋的告状,唯恐天下不乱;感情好的的兄妹则会帮助打掩护,甚至会把错误缆在自己头上,维护自己的兄弟姐妹。
关于兄妹俩逃亡途中的经历甚是有趣。记得我小时候,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带着弟弟妹妹走亲戚。每年暑假放假第一天,我就会和弟弟一起去外婆家度暑假。那时车少,没有急事,大部分都选择步行。
外婆家的距离我家不远,大概三公里,对小孩子来说,三公里也是一段不近的路。为了在路途中弟弟不无聊,我就会变着法子给他讲故事,先把在小学课本里面学的故事讲一篇。再把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说一说,最后没有了只得胡乱编一通。快编不出来时,基本上就快到外婆家了。
我表妹(姨妈的女儿)也会到外婆家和我们汇合,三个人加上小表弟(舅舅的孩子)和外婆家邻居的小孩,把外婆家闹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的。外公外婆也不恼,对我们永远是有求必应,宠溺有加。
外婆家住在一个小山的半山腰,前面有一个大大的晒坝,屋后是一个小山坡,那都是我们的战场:爬树,捉迷藏,烧红薯土豆吃,找地瓜,抓鸟,抓蛐蛐,追野兔,小溪里面抓鱼虾,天上地下都是我们的身影。
在外婆家玩个把月,眼看外婆实在支撑不住了,我们再把战场转到姨妈家。这时就是四个小伙伴一起徒步了。姨妈家距离外婆家远些,大概有五公里的路程,我们边走边玩,一大早天亮出发,到姨妈家基本上天快黑了。
小表弟年龄最小,走几步就需要大家轮流背他。最年长的我天生赢弱,是最没有力气的一个,所以背表弟的任务基本在强壮的弟弟和能吃苦耐劳的表妹身上。为了让弟弟妹妹有动力,我就得开始编故事,想方设法的哄表弟自己行走。一颗大树,一片竹林,一个小坡,一朵云,一条小水沟,都可以成为我故事的灵感来源。
一路自然少不了欢声笑语,吵嘴打闹,磕磕绊绊的好不容易拉扯到姨妈家。姨妈家的地理位置和外婆家类似,所以相同的故事又会在姨妈家重导半月,只是姨妈太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们,通常我们很快就把她吵烦了,赶紧把战场转移到我家去。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冲击平原地带,比起姨妈和外婆家更热闹”发达“一点。一条小河围绕我家所在的村庄的三面,家门口一条大马路通向另外一个小镇。
表弟最大的乐趣是数每天有多少辆车经过,到小河边玩水洗衣服是我和表妹的最爱,当然弟弟最擅长的是游泳和钓鱼。那时候的河水还没有被任何工业污染,河面清澈见底。水源干净可直接饮用,沿岸的人家煮饭,洗菜,洗衣服都用它。夏天无风时,两岸的柳树倒映在平静的河水上,河面绿得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起风时,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读海明威《最后的净土》笔记,关于兄妹情,童年的美好时光以及大自然如文中的尼克一样,弟弟也是个钓鱼好手,每次出门总能满载而归。
三个战场辗转轮流后,暑假也就过完了,那时一年中其他月份都在盼望暑假的到来。
长大后的我们散居在各地,父母们也都接到了大城市定居,外公外婆去世后老家就再无牵挂,多年都没有机会再回去看看。每逢佳节,就会想念起儿时那片山,树,走过的路,一同玩耍人和事。
PS:《最后的净土》文中为何不可以私买私卖三文鱼给店老板?因为在北美,钓鱼打猎都是需要申请购买牌照的,牌照对可钓鱼的具体位置,可钓鱼的数量,重量,尺寸及种类都有具体规定。私人的钓鱼牌照只可以钓了自己吃,不可以买卖,而原住民们在钓鱼方面限制会少些。这就是为什么尼克说他真希望自己是原住民。
相关链接:
杂谈及随笔
萌猫咪系列
小说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