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说猪:一只来自英国的猪打败了中国的羊
猪年说猪
2019年是己亥年,也是猪年。
猪,最早的时候叫“豕(shǐ)”,这是一个甲骨文象形字,其形如下:
“豕”字若不写出拼音,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读,但看上去又很熟悉,“家”、“冢”、“逐”等等都包含这个字。
猪对先民来说可是很重要的家畜,汉族的节日、祭祀都少不了猪肉,猪的旺盛繁殖力和温顺性格也给人以安全感,所以古人认为屋里有猪才算是“家”。
“家”的甲骨文
“逐”字的创造也许取材于农人在院里追逐离圈的猪仔或者猎人在旷野追逐受惊的野猪,到底是哪种情况,应以“逐”先出现还是“家”先出现作判断。
“逐”的甲骨文
至于“冢”,大家应该发现了“宝盖”底下不是“豕”,而是一直断了腿的“豕”——“豖(chù)”。大概古人去往另一个世界时也想带几头猪作陪葬,为了防止猪逃跑,只好将它的腿缚住。
“冢”的甲骨文
可见,早在上古时期,猪就和人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而猪位列十二生肖之一,则源自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财主,家有良田万顷,却无一儿半女。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更是大张宴席,庆祝后继有人。宴庆之时,一位相士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福大贵之人。
这胖小子福里生、福里长,自小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习文武,不修农事,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福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胖小子仍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最后终于饿死在房中。
他死后阴魂不散,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富贵之相,不能如此惨淡而亡。阎王将这阴魂带到天上玉帝面前,请玉帝公断。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么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的行为一一禀告。玉帝一听大怒道:“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那时恰逢天宫在挑选属相,天宫差官把“吃粗糠”听成了“当属相”。从此,胖小子成为一猪,既吃粗糠,又当上了生肖。
今年是本命年的小伙伴们,你们都是有福之人,只要不学胖小子倚福懒惰,一定会福上加福。
今天除了聊聊中国的猪,还要说说一只来自英国的猪,她就是风靡全球的小猪佩奇。猪年春节,伦敦的佩奇竟然也在自己的“主场”和英国的家长孩子一起欢度佳节。
2月9日,伦敦约克公爵广场举行以“小猪佩奇”为主题的中国农历春节庆祝活动
2004年首播的英国动画短片《小猪佩奇》如今已播出六季,它以极简的画风、幽默的对话和寓教于乐的故事打动了全世界的小朋友。自被引入中国后,还一度抢去了“喜羊羊”的风头,甚至跨出了儿童圈,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佩奇火了,也有很多人都在问:“啥是佩奇?”
啥是佩奇
前一阵一部短片刷爆朋友圈,名叫《啥是佩奇》。
片子讲了这么个故事:
快过年了,一位农村大爷给城里的孙女打电话,询问想要什么礼物,3岁的孩子说“佩奇”。
老大爷一心想为孩子准备礼物,可不知道啥是“佩奇”,就去查字典,查到的是“佩服”、“佩戴”、“配种”......就是没有佩奇。
老大爷不甘心,跑到村头广播室里向大伙求助,之后又挨个找邻居打听,大家倒也热心,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一个喜欢刷直播的放羊老头告诉他这个女主播就是“佩琪”:
小卖部的大妈告诉他“佩奇”就是洗洁精:
下棋的老头说:“‘佩棋’只听过,没下过,听说下起来好像跟跳棋差不多。”
老大爷知道他们所说的都不是孙女想要的“佩奇”,这时,有人告诉他老三的媳妇在北京做过保姆,兴许她知道。
大爷匆匆去找老三媳妇,终于从她口中得知,“佩奇”是一只粉红色的猪。大爷一听很高兴,村里东西不丰富,但猪还是不缺的,只不过大都是黑色的,那也不打紧,刷成粉色就行了。
于是,大爷开始“刷猪”:
也许是刷过的猪不伦不类,大爷觉得不合适,又去问老三媳妇。老三媳妇看他那么执着,这才认真地告诉他:“‘佩奇’是一只假猪,长得就跟这个(吹风机)似的。”
大爷愣了一愣,稍一琢磨,就给孙女做“猪”去了......
后来,年夜饭饭桌上,大爷把农村的土特产蘑菇、大枣、核桃之类的一一拿出来,儿子和儿媳妇有点不太耐烦。
而当大爷拿出给孙女的“宝贝”时,全家都瞪大了眼睛,孙女更是目瞪口呆:
这就是爷爷一波三折给孙女打造的新年礼物:“钢铁侠”版小猪佩奇。
短片最后,三代人一起坐在电影院其乐融融地看《小猪佩奇过大年》,这时村里邻居打来电话说找到“佩奇”了,老大爷说:“不用你了,我已经找着了,我现在正看着呢,她爹也是猪,她娘也是猪,儿子也是猪,一窝猪......”
不到8分钟的短片,看得人有笑有泪。
其实短片是春节档动画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不同于大部分电影的预告片,短片里没有一点正片内容,只在最后几秒钟的广告标语才提到了“正题”。
然而所起到的宣传效果,却不是一般的预告片可比。《啥是佩奇》不仅让很多人知道了春节档的一部动画电影,也让原本只有儿童喜爱的小猪佩奇又一次刷爆了成年人的朋友圈。
说“又一次”,是因为去年年初,佩奇就火过一次。小猪佩奇的表情包铺天盖地,“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充斥网络,一些短视频平台的主播为了博眼球,将单纯可爱的佩奇和社会人联系起来,意图造成一种反差萌,结果把佩奇玩坏了。为了防止教坏小孩子,小猪佩奇在一些平台被封杀了。
小猪佩奇也挺可怜,本来是纯洁可爱的一个小动物,结果大起大落,命途多舛。
佩奇也许会抱怨:
“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活在小孩子的童话中呢?”
成人视角
动画片中,佩奇4岁了,她喜欢跳泥坑,喜欢意大利面和巧克力蛋糕,喜欢打扮成小仙女,喜欢去姥姥姥爷家玩,有一个活泼的弟弟乔治,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妈妈,有一个时不时犯迷糊的爸爸,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动画片描述的是佩奇参加学前游戏小组、逛公园、逛游乐场等等的趣事,很符合孩子的口味。
然而陪着孩子看动画的成年人还是看出了其中反映的现实问题,比如社会阶层。
英国是一个很讲究出身的国家,贵族和平民不一定是贫穷和富有的区别,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社交习惯,甚至说话的口音中。
动画中,佩奇的爸爸是个建筑师,妈妈是个家庭主妇,然而高学历的爸爸处处显得笨拙,妈妈则很高雅,佩奇的姥姥姥爷也带着一种英国上流社会的优雅。英国人看这部动画时能明显听出爸爸和妈妈口音的区别,从中可以判断爸爸来自中下阶层、妈妈来自上流社会。爸爸就是我们常说的“凤凰男”,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建筑师,可是仍然不具备“贵族气质”。
有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概英国的贵族就是家族内部传承至少百年的气质,内在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外在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种细节,由内而外的一种高雅和尊贵,不是光努力学个行为——怎么样说话、怎么样品酒,就可以成为贵族的。
以前看到一些故事讲没落的贵族在拮据的时候仍然保持高雅的品味,就是内在贵族精神的体现。
有人预言中国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部分精英更注意培养下一代的精神,他们的下一代更注重下下代的教育,而普通百姓在生存和赚钱之间挣扎,这样几代后,阶级的鸿沟就不是贫富的差距,而是精神的差距。
如果这种差距被贴上“高等”、“低等”的标签,那一定是一个很可怕的社会。
除了横向的社会阶层,《啥是佩奇》还反映了一个纵向的“文化阶层”。
社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十年一代文化的更替,00后和80后都没有共同语言,何况10后和60后。爷爷想亲近孙子孙女,可他们近乎生活在两个世界,如何沟通?
即便是同龄人,也因为不同的爱好、信仰分成不同的圈子,彼此无共同语言不说,还互相攻讦。
科技越发展,文化越多元,人和人之间的墙就原来越多。
难道,最终,我们都要活成孤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