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练习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1人  沐榕心理

《朴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一、从读者的角度最吸引我的是什么?

1、标题:“坦然”与“格格不入”形成对比

2、文章写出了朴树格格不入的原因:真实。人们总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帮助自己走进并且适应各种社会关系,慢慢的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朴树不然,从他求学、到唱歌,到隐退再到复出,他都始终终于自己,只有真实才能让他过的坦然。这一点,正好戳中处于芸芸众生的我们,我们渴望自我而害怕为此付出代价,朴树却无论经历什么,都依旧坚持自我。看完了文章会有一种满足感,不仅欣赏了朴树这个人,而且引发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

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怎么还原?

1、文章涉及面广,但是又能聚焦到一个点上,而且这个点的定位还不低。

2、文章引用了高晓松、许戈辉等的评价,和朴树自己说的话,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3、文章的结构上,以知乎作为引言,从朴树的家庭切入(铺垫好了对他性格气质的描写),然后提到他唱歌、走红,上春晚、访谈(进入浮躁的社会,但格格不入),然后隐退十年(调整、面对真实的自己),复出(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了坦然面对自己的格格不入)。

4、如何还原?

观点: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开头:朴树的《平凡之路》

切入:

(1)童年、求学期对音乐的执着,使他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冥冥中走上了音乐这条唯一的路。

(2)他的走红是因为他本身不凡,他的隐退是因为不愿融入急躁的社会,甘于平凡,想逃离纷扰。

(3)经过了那些山那些海,他找到了属于他的那条平凡之路。

结尾: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不紧不慢走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