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网络模型
看过一本很出名的书,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我在里面看到一个概念,叫做价值网络。
当时这个概念简直给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企业不止是创造产品,更重要的是围起了一个把各种人、各种资源协作起来的价值网络。
之后我又看了一本书,叫《光电帝国》,里面讲的是爱迪生的直流电和特斯拉的交流电之争,最后我们知道是交流电赢了。但是回到当时来看,交流电是很危险的东西,爱迪生还拿它电死过一头大象来证明这个玩意不能碰,而且爱迪生有钱,直流电的设备在小摩根的支持下已经铺满遍地,为啥后面面对那么危险的交流电却一败涂地,当时我有一点疑惑,安全不是最重要的吗?
但是如果用价值网络这个模型来理解就很容易了。直流电安全,缺点是传输距离短,得建很多电站。交流电虽然危险,但是传输距离长。
交流电因为传输距离长,他更合适构建起一个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更多的资源协作起来的价值网络。单独凭这一点,安全问题这点小事可以再想办法慢慢解决。书里有一个例子,当时美国北部有一个大瀑布可以建立大型水电站,但是距离它最近的水牛城也有30多公里,这个时候交流电的传输距离远就有优势了,它能把更多的资源协作起来形成更强的价值网络。
回到我们现在的企业,价值网络模型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企业。很多企业的产品之争,其实都是价值网之争。
最典型的就是诺基亚和苹果,第一代苹果的产品体验是不如诺基亚的,但是价值网,赢得了一个时代。
所以,很多时候不能光看产品本身,比如就算你做出一个比微软更好的系统,那又怎样呢?你无法把开发者和用户形成的这个价值网络迁移过去,一样是失败。
又比如我们之前的热门话题,芯片。很多人说我们在那么穷的时候造出原子弹,现在却造不出芯片。那你就把芯片想简单了,你能造出一块集成电路,但是你无法迁移一个产业网络。这是要把从英特尔到微软到其他大型软件公司的活儿重干一遍。这是要复制粘贴一整个时代啊。
真正重大的竞争往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是价值网与价值网之间的竞争。
而网络博弈有网络博弈的玩法,价值网络越成功,对价值网络的依附性就越强,一旦这个网络衰落了,自己再优秀也没用。创新者的窘境里介绍了大量创新者面对大企业的价值网络如何弯道超车的例子,强烈推荐。
我觉得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无论一个公司还是一个人,从长时间尺度来看,价值不取决于它自己,而是取决于它的价值网络。所以我把它提取出来,叫做“价值网络模型”,收录在我的多元化思维栅栏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我坚信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能统一解释人类社会,多元化思维检查验证才是最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