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流水线”,蒙林童军提出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掘每个孩子潜能
上线不到两周,蒙林童军发起的“儿童精英计划”就吸引了500组申请家庭。报名家长以中产家庭为主,其中不乏重庆企业家、500强高管、大学教授。
为什么挤破头也想要进入蒙林?
“个性化培养”可以说是蒙林赢得如此多高知家长青睐的重要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探索多种培养的方式,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不论是家长是、学校,还是政策层面, “个性化教育”趋势都已成为一种共识。但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蒙林童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切从了解孩子开始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教育培训,孩子才是核心。”这是郭应寿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孩子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构成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内驱力不同,同一年龄段孩子的内驱力也不尽相同。
要做到个性化培养,第一步就是先要了解孩子。
为此,每一个孩子进入蒙林童军前,都会由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发展素质系列测评。
除了上面所说的学习动机的测评,蒙林还将对孩子的多元智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气质类型等做一个系统性的测评和了解。并将测评结果进行数据化,并据此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梯度培养计划
在课程研发上,蒙林童军联合“台湾张老师基金会”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团队、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借鉴了英美童军培养模式,以中国青少年教育背景与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精心研发了童军课程体系。该体系从体能、精神、智力三个维度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培养。
到目前为止,蒙林研发了生存挑战系列、唤醒肌肉系列、社会关爱系列、哲学思维系列、唤醒新思维系列、文化寻根系列等6个活动系列。
在课程设计上,大到课程活动目标,小到吃饭睡觉,蒙林童军课程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深刻的设计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技能。这些技能既包括“硬技能”,即指户外打绳结、灾难逃生等具体技能;也包括“软技能”,即团队协作、领导力、创新力等能力。
并且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蒙林的课研团队还制定了一套梯度培养计划——
5-7岁,蒙林专注于帮助孩子认知自我和激发兴趣;7-10岁的孩子,重点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10-12岁,蒙林的培养重点则是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化培养”贯穿始终
课研团队和教练团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郭应寿形象地将之比喻为:一曲乐谱和演奏过程的关系。再好的乐谱,如果演奏团队水平不行,仍然形不成美妙的曲子。
在蒙林童军,教练团队与课研团队一脉相承,将“个性化培养”贯穿始终——
在每次活动前,教练会通过发展素质测评报告,充分了解参加活动的每个孩子的特点、秉性,并认真研究课程方案,对可以做个性化培训的环节做好各种预案;
在课程活动中,教练会根据孩子的需要、情境的需要,对预设好的课程方案做灵活的调整,让活动更富有弹性,让孩子能从活动中更好地发现自我;
在每次活动后,蒙林教练都会对活动方案实施的有效程度,改造程度等因素进行复盘,通过回顾、反思、总结,为下一次活动的承接、递进做好铺垫。
当然,要做到这些,对教练的个人经验、知识积淀、创新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为此,蒙林对“童军教练” 设置了行业内最高的准入门槛,淘汰率10:1。在筛选过程中看,除了专业技能的考核,蒙林更看重的是教练对儿童教育,特别是个性化教育的理解。比如,如何和孩子进行一对一沟通;如何鼓励不同性格的孩子更好融入团队。
“再优秀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同时顾及几十个孩子。”在郭应寿看来,小班制教学是实施个性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小班制教学在蒙林童军体现为小组制:每次课程活动是5~8个孩子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匹配一位教练,两名助教。
三年课程研发,一年团队磨合,一年童军营地筛选……从流程设计、课程研发、活动执行,蒙林童军都是从孩子出发,再回归孩子。
有人说这种模式太重,既费时间,又费钱,郭应寿却不以为然,“ ‘个性化教育’没有捷径可寻。慢一点、累一点,没关系,只要方向对,时间会给我们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