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Geschichte~

明星祠堂 | 李鸿章的祠堂竟姓“许”不姓李,没道理啊?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4人  祠典文化

        小祠最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祠堂――肥东县许氏祠堂。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祠堂,但修建人李鸿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清重臣李鸿章为什么修了祠堂反倒不姓“李”竟姓了“许”!真是稀奇稀奇真稀奇!那么接下来就请看小祠从肥东县前线发回来的报道!


人物简介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乡。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祠堂简介

        清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李鸿章六兄弟在肥东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修建了“报恩祠”,目的是为了报答许姓之恩,李鸿章曾亲笔书写并命名为“报恩祠”。据其介绍,该祠堂原为三进七开间,现为两进七开间的古建筑。据记载,清代对于修建祠堂规格有严格规定,一般都是三开间或五开间,总督和尚书才有资格修建七开间,九开间的只有封了王的才可以修建。清朝时期,合肥地区有资格修建七开间祠堂的也只有李鸿章,而且直到目前,合肥其他地方还没听说发现七开间的古祠堂,所以这是合肥目前规格最高的祠堂。

        那为什么李鸿章要为许氏修建这么高规格的祠堂?他与许氏又有什么恩情存在呢?

祠堂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这个村子住着两户人家许姓和李姓。他们两家都靠做买卖为生,两人经常一道早上赶集卖自己的产品,下了集后又经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久而久之,两人处得就像亲兄弟一样。只是李家做的买卖赚钱快,经济富裕,请许去家中吃饭时常常是大鱼大肉;而许家由于买卖不大家中贫寒,回请李家时常常是素菜淡饭,这让许家很是不好意思,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招待不周。不想李氏听后却连连叹气,有钱有什么用呢,又无子嗣继承。许氏一听,说这有什么叹气的呀,我有四个儿子,我们关系又这么好,我们的儿子便是你的儿子。于是就将一个叫慎所的儿子过继给李家。这个慎所的第八代子嗣便是著名的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年,李鸿章就出生在合肥东乡,即今天的新站区磨店社区。传说虽无从考证,但李慎所由许家过继给李家,却是有史记载的,并由此有了“许李本一家”的说法。许氏修族谱时,是由李鸿章写的序,并写下“百世不通婚”的规矩,所以肥东县坊间便流传着一句话“许李本一家,百世不通婚”。

        因为许、李的这层关系,声名显赫后的李鸿章,为了报答许家曾经的恩情,便带着兄弟们于清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许氏宗祠”。许氏宗祠是李鸿章出钱修的,后代人为了纪念这一渊源,就给这座宗祠取了个特殊的名字“报恩祠” 。据说,在李鸿章发迹时,有许多许姓人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李“,使得姓李的人口增加了许多。相传李鸿章也曾经考虑恢复自己的姓氏为“许”,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

报恩祠内陈列的李鸿章全家照
祠堂翻修

      2017年月4月分,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李鸿章报恩祠(许氏宗祠)重修公祭大典。该祠堂是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李鸿章六兄弟为报许氏之恩出资兴建。由于年久失修,许氏宗族集资百万元,对报恩祠进行了重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基本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读完这座祠堂的故事,小祠真的感慨良多,李鸿章飞黄腾达后,也从未忘记过自己本姓,并且将恩情记在心里几十年之久。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即使你家世显赫、身处异乡,也别忘记你从哪里来。


更多精彩祠堂信息,请长按二维码,或进入宗祠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