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干货42】青木老贼:2017年社群发展趋势(下)
【知行社老官大叔精选的社群干货】
来源:青木老贼
2016社群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16年12.28日受邀参与由国家工信部互联网协会举办的“2016年社群白皮书”发布会,这场会议对社群人而言却是在释放一个信号,2017年必定是一场“街巷战”,在这一年对于每个社群从业者的专业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一年是刚刚做社群的如果想从0到1似乎有点难了,最好找人带吧。
先说说年底大事件吧,我相信大部分的小伙伴对这几件事并不陌生:“同道大叔3亿卖了”、“十点读书获得A轮超6000万融资”、“李叫兽团队加入百度公司”、“支付宝AR实景红包”“支付宝年度账单”,这些事件背后寓意着2017年的开端已经开始,IP、文化生活方式、人工智能、AR、大数据等已经扑面而来,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慢慢进入智能时代!2017年注定是我们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社群的升华点!
那么我们的社群2017年该怎么玩?很多人肯定想知道答案,毕竟现在我们发现基于微信类的社群活跃度越来越低,变现仿佛有些遥遥无期,很多社群运营人员在这个时候会非常困惑,不知道社群怎么运营了,甚至最近听说有一部分的企业已经放弃了社群,这是很可怕的;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社群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些改变,对我们的用户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今天我会围绕几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2017年社群的玩法和趋势。
一、人工智能
说实话这个词儿感觉距离我们生活挺远的,和我们的社群似乎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很大,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富士康目前已经投放了很多机器人替代流水线工人、京东物流、菜鸟物流均在试点机器作业甚至无人机派件、今日头条也准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计算权重、李叫兽计划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让营销更加智能化等等,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会导致大批人失业,需要我们认知升级,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而社群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将个人的才华和魅力通过社群放大,形成自我赋权的权威;在2016年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体制内的人出来做自媒体,然后做着做着就成社群的样子了,这些人通过社群获得了新生,我相信这个趋势在2017年会越发明显,会有更多的有才华、有资源、懂创新的人加入到社群大潮中来。
二、超级IP
IP在网络上含义众多,有说是网络地址的、有说是网络热剧的、有说是知识产权的等等,但是在社群里IP指的是意见领袖,顾名思义超级IP是意见领袖的连接器;这个角色在2017年会逐渐增多,社群从2014年到2015年经历一波兴衰,在2016年有变现能力的社群越来越多,然而社群中的自裂变环节始终没有打通,在这个时期如果各自社群还是单打独斗势必孤立无援,2017年会有很多社群呈现用户共享状态,比如当下李善友教授的混沌研习社在各个城市举办了“回家”主题的落地工作,并与各个地方的社群联合;比如罗罗辑思维的罗友会、洪兴十三妹、霸王课的用户都是交叉的;比如吴晓波频道裂变出金融、旅游、读书等类别的社群,但是用户是交叉的;比如杨石头的智立方营销社群其实和混序部落、罗友会、混沌研习社等用户也是叉交的;这些社群之间的用户共享说明几个问题:1.用户是趋同的,对于自己有益的都会参与,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认同才能留住用户的心;2.社群用户之间的强强交叉比简单的社群形式上的联盟更有帮助,用户重叠会让社群势能更加强,作为社群主只要做好自己,落实价值观,切实帮助到群友扩充自己的势能即可;在2017年一定要找到这个超级IP让用户之间流动起来才能让我们的社群势能更大!
三、新物种
新物种这个词儿在2016年特别火,在我印象中第一次是从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老师口中知道的,当时觉得挺新鲜,慢慢的关注一些公司在这一年的变化,比如海尔的工业4.0、韩都衣舍的三人小组模式、乐视的“生态化反”、阿里的“班委制”推行、喜马拉雅的“123知识节”、格力董明珠网红化、papi酱、洪荒少女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新物种,用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组织、重新定义商业,而社群就是这个新商业新生活的全新入口,无关行业却重新定义行业,无关我们的生活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未来的社群化生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才是新商业新人类的生活方式!未来我们的商业与个人都要成为新物种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四、碎片化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碎片化;用户过去完成一个购买行为会花费一个完整的时间完成,现在有了手机,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点一点、地铁上点一点就可以完成交易行为了,但是这个交易过程也越发没有规律,作为商家根本就没有办法揣摩清楚,此刻社群出现了,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了社群的作用,似乎觉得在这里可以把用户圈在一起了,就可以在这里卖货在这里打广告,其实用户不仅仅是你的用户,也是别人的用户,不仅是在你的微信群,也在别人的微信群,他的时间被拆分成若干个碎片了,我们怎么能用过去的思维来营销和维护客户呢?碎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商业也开始碎片化,我们已经学会了边吃饭边看手机,我们也学会了边抢红包边听电视,边工作边逛双十一……
五、垂直化
垂直化不仅意味着形态垂直,更意味着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专注的力量;在整个2016年,社群一直不温不火,给人的感觉是飘在空中没法落地,很多企业做社群都做败了,开始怀疑社群的价值,同样的在社群领域也是如此,很多做社群的一开始以为社群的变现是多元化的,这点我认为是对的,但是犯了中国人的通病,喜欢贪规模贪曝光率,最后一个都没做好,甚至死亡,比如泰研社、K友汇、干货帮都在重新调整方向重新蜕变生长!2017年垂直细分是一个趋势,“社群+行业”、“社群+产业链”、“社群+企业”会逐渐成为主流玩法,在社群定位垂直的同时,深层次的垂直是:人格垂直化,如罗振宇、吴晓波、宗毅、李善友;内容垂直化,如陌陌、得到;用户垂直化,如读书会、NGO组织;商业垂直化,如馒头商学院、三节课;服务垂直化,如每天听见吴晓波、黑马会;活动垂直化,如惠量青年茶人计划、SIP场景实验室社群运营之道中国行;直播垂直化,如陌陌、映客、花椒等等。为什么需要垂直化?垂直化是一个标签,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在社群漫天飞的时代,你需要一个标签让人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识别到你的社群!总之垂直化细分化会带来差异化,才能让你活的更好,不管是企业还是社群都是如此。
六、移动化本地化
移动化本地化已经泼迫在眉睫,这个口号喊了两年了,但是要想做到其实挺难,毕竟是智能互联网时代,用户分布广泛,遍布五湖四海,这对于社群运营者而言无疑是增加了管理难度;大家还记得以前你进微信群的样子吗?那个时候是个群你就会拼命进甚至换群,现在邀请你都未必进,进了也未必发言,我曾经问过一个退群的小伙伴,人家直接回答说:“都不是本地的,又见不着,没意义”;这背后的意义在于连接,简单的线上弱关系连接已经让用户失去兴趣,也意识到毫无价值,线下精准连接,获取更有效的信息、社交学习、商务合作等等都是用户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像在行、行行、我懂、知乎live、分答火热的原因。2017年社群本地化便于粉丝之间互动,提高用户的粘性和企业品牌UGC式传播,谁先落地本地化,谁在未来就有话语权,这点混序部落、混沌研习社、吴晓波书友会已经开始布局,圈层化的生态即将形成,你的社群要么本地化圈层化要么融入别人的社群!
七、专业化
专业化分两点专业化:内容专业化、运营专业化;这无疑在2017年对社群从业者提高了要求,在这三年的沉淀里,慢慢的有一批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社群运营的创新玩法,但是依然有一些人才刚刚开始,这就是时间门槛,谁先开始谁的筹码就更大,谁才开始谁就已经落后了,但不得不说社群这条路其实才刚刚开始,对于社群行业人士而言却是变现年,因为基本一些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社群化给是商业带来的变化,对于社群人士而言是个极大的红利,而对于在公司从事运营社群工作的小伙伴而言这条路还很长,毕竟一些企业只是认可社群模式,但是对社群怎么运作还是很迷糊的,内容是社群的造血器官,没有内容的社群就没有新的血液;如:我经常听到一些运营人员在做内容的时候比较分散不聚焦,只顾着生产内容却无法标签化,与用户也没有发生链接,这样的内容是无效的;而运营的专业化指的是强用户运营能力,学会如何跟用户沟通,如何激活用户参与形成亚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看大家都喜欢用省时间的方式使用小助手机器人来替代和用户沟通,这种做法无疑是自杀;2017年运营社群给大家的建议是加大自我学习提升,学会主动分享,聚焦内容,多触点运营用户,有必要的情况下跟着玩社群的玩家学习模仿他们的精髓也许会弯道超车。
八、内容创业
内容是每一个社群的新鲜血液,没有内容就无法获得第一批精准用户,没有内容就无法留住用户,没有内容就无法获得用户的信任并创造体验变现;这就是内容的价值。内容创业是社会化媒体和“两微一端”的兴起在加剧对优质内容的争夺,同时,也引来了一批新的以深度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创业者。在微博计划投入1.5亿扶持自媒体时,今日头条也推出“千人万元计划”,为创作者提供万元“低保”。而几乎同一时间,淘宝也提出了“手机淘宝内容开放计划”,并宣布未来三年内优质内容创作者与机构共享20亿市场佣金。无论 是媒体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对内容和优秀作者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一点资讯、搜狐等各种开放平台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投入到这一波浪潮中,这就是现在火热的“内容创业”景象,但是你也看到了李叫兽加入百度的,同道大叔卖了,十点读书拿了A轮,这意味着什么?自媒体如果还是把自己称为自媒体在未来很危险,这些都是头部IP,只有他们才能享受红利,很显然现在互联网人口红利饱和,自媒体这条路也是独木桥,如果简单的码几个字就能赚钱大家就都去码字了还创什么业,另外内容创业这个风口都是平台在鼓吹,让更多用户生产内容,实际上内容创作者能得到平台的几分钱呢?内容创业是伪命题,如其说是内容创业不如说是社群创业,这条路还是有机会的,今年所有的内容工作者必须学会怎么玩社群,必须成为你的特定领域的内容IP核心!
九、新场景
场景这个词儿其实在过去就有,但是近两年人们的视野又逐渐回到这里,为了区别过去的场景,我把它叫“新场景”,最近火热的小程序、支付宝的AR红包、得到APP、混沌APP、滴滴打车场景、共享单车、肯德基微信支付等等都是新场景,大概在2016年下半年,线上的社群寿命越来越短,为此微信官方新开了群内收款、群转让、群公告、加群门槛等功能,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微信类社群的命运,2017年社群的线上场景已经不适合在微信群了,就目前动态看也会会回归到一些APP上、甚至是微信群+小程序协助社群运营,今年的新场景重心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用马云爸爸的说法叫新零售,我喜欢叫新场景;谁抓住了用户的心,谁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沟通协作场景,谁就能玩好社群;新场景是社群的新载体,便于信息一致化,这里是同类的精神家园,是社群主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社交协作信息交互的地方,能不能变现在于新场景体验足不足够爽。2017年,用户会真正的回归到自己的部落化新场景中,这对于社群运营人员提高了“亚文化”建设能力的要求,如果不能打造归属感,用户就会流失掉,新场景也许是你运营的好地方!
十、生态社群
我曾经和一些社群玩家探讨过这个话题: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成这样子:和群友准备约饭,吃的喝的住的都通过群友提供,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嗨皮了;哪一天想去旅游在群里说哥们我去你的城市潇洒几天约么,哥们说来吧包吃包住包接送;下班无聊,群里说有没有兄弟可以一起去看电影的,哥们说我有电影票,另外一个哥们说我开车接你们,然后几个人一起去看电影了;生活中这些事儿已经在社群里发生了,我们在社群里众筹电影、众筹项目、筹划活动等等;这就是要跟大家探讨的生态社群,从趋势上来看,社群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商务方式、学习方式、支付方式、出行方式等等,2017年会出现大社群兼并小社群的现象,让用户与用户在一起,让气味相似的人在一起,让生活方式在一起,最终让部落化的社群与社群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生态社群。
以上十个关键词是我对2017年社群趋势的预判,那么作为社群运营人员该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呢?特别是微信小程序出现、支付宝小程序也在筹备中,我们如何抓住这波机会运用到自己的社群建设中来,在这里我给大家几个社群运营的建议:
1.如果你的社群一直半死不活,有时候不是你的运营能力不行,是你的魅力不够,建议挂靠一个大IP或者死磕自己成为IP;
2.社群运营不再是建一个微信群那么简单,也许你需要有一幅清晰的用户画像;
3.不管是小程序来了还是又多了个平台,不要着急进入,也许并不适合你,用户在哪我们在哪准没错;
4.社群运营其实不难,做好“社交+信息+产品”的场景构建决定社群寿命;
5.与其去运营一个群,不如想办法激活用户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产品的研发制造、品牌的传播与创新上;
6.社群运营已经到了深度运营的阶段,过去求用户规模、裂变倍增的做法恐怕要到头了;
7.社群变现不需要设计,做好三点变现自来:精准用户的筛选、适合用户的体验、令人尖叫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