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百合病”

2021-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英歌h

文.图/英歌h

起个大早,准备和王兄到附近山区活动下。车刚一出库,发动机故障灯亮了,只好退回车库,且待维修。

不甘心再睡回床上,一转身去了小区附近公园,权当是山里吧。草木葱茏,空气清新,太阳在林隙间穿梭跳跃,好像是顽皮的孩子在和健身步道上晨练的人捉迷藏。



空中传来一阵阵高频的“嗡、嗡、嗡”,那声音很有力,也很有节奏,有点像风的啸叫,也有点像一群绑着鸽哨的鸽子在晨空中盘旋。

走近一看,一群老头老太在抖空竹。有的抖得出神入画,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还在练手。最出挑的是一位身着练功裤的光头老者,真的是站如松、行如风,花样迭出,绕、摆、旋,绷、抄、抛,最绝的是用脖子抖,左绕右绕,一圈又一圈,很让人替他的脑袋担忧呢,老人家却是气定神闲。真应了那句话:大爷就是大爷。

据说,抖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三国的曹植就写过一首《空竹赋》;《水浒传》110回中,宋江在受命征讨方腊的路上看到有人玩“胡敲(空竹)”,曾赋诗一首:“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我对这玩艺一窍不通,度娘那里弄点皮毛卖弄卖弄。我要说的重点不是空竹,而是我在玩空竹的人里,见到一个“熟”人——熟到我其实根本想不起他姓甚名谁,但确定他曾是一位局长级人物。我猜他一定是正式退了休,如若只是退了二线,估计是放不下架子,与民同抖的。

在这个圈子里,他有点生涩,给人融而未融的感觉。他穿一身较为严谨的衣裤,手臂上套着白色的护套,一头黑发估计染过不久。他跟在人家后面,边看边试着抖两下。大家休息时,他一个人落寞地坐在一角,并不与人搭话。而那位光头老者“刷”地抖开一柄纸扇,边摇边与另一位老者谈笑风生。纸扇上四个大字:“难得糊涂。”

迈出这一步,对有些官场上退出的人来说恐怕不易。这位领导毕竟已向这个圈子靠近,相信会慢慢融入,真正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他手中的空竹也会抖得越来越熟练。晨间的阳光、空气,健身圈里的笑声,这些对老年人来说,是最好的补药啊。

前日与医生闺蜜小聚,聊到一个相关话题。她说她们中医医院有一类男患者较为集中,就是五十七八岁退二线的和六十岁刚退休的一些领导。他们其实并无器质性病变,但就是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不舒服。于是我第一次听说了有一种病叫“百合病”。

这种病是以神情恍惚、精神不定,行、卧、饮食等皆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神志疾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其病因之一是“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有些人一时难以适应,会有失落感、挫败感,又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内心抑郁,如果走不出来,就很容易患上这种病。闺蜜说,她师傅指导她,这种病其实并不复杂,用药也不复杂,重在疏肝理气,调节情志。

良药苦口虽利于病,心病还须心药医。环境、岗位、人情的变化都是客观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方为上策。领导当得再大,到时间也得退出。不光是领导,任何一个有公职的人都一样,都要面临退休,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凡事在投入与疏离间把握好“度”,其实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避免自伤。

中国有句老话:“人走茶凉”,用以感慨人情淡薄。其实反观之,茶凉与否,和人走未走并无关系啊,取决于环境温度,如果不续水,人未走,茶也要凉的。人走了,待客的剩茶谁还会去加热,凉是正常的喽。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想得开,看得清,放得下,别端着,别拧着,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责任与追求,有不同的色彩与欢乐。

让手中的空竹抖起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