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卷十·十四·贾奉雉)
平凉名士贾奉雉,混迹考场多年,屡试不中。
这天,小贾遇到一个秀才。其人自称姓郎,言谈举止颇有文士风范。小贾邀入家中,呈上文章以求点评。老郎读完,摇头叹息:“立意新颖、文采斐然,可惜混不上名次。”小贾惊问:“为何如此?”老郎笑道:“老弟只顾读书,没留意当今潮流,上乘文章无人问津,言之无物方能中举。”小贾又问:“啥叫‘言之无物’?”老郎不言,随手写就一篇文章。小贾看后不以为然,摆手说:“内容空洞,写了跟没写一样,这样的文章也能中榜?”老郎笑曰:“老弟勤加练习,下次考试就这样写,保你金榜题名!”小贾信以为真,依照老郎的写作手法,研磨出独树一帜的“无病呻吟”体。
转眼又是考试季,小贾惴惴不安地走进考场,见了试卷犹豫半晌,最后一拍大腿,暗道:落榜多少回,不差这一次,赌他一把!于是放开手脚,用“无病呻吟”体答满全卷;写到最后,险些昏睡过去。
待到放榜日,小贾摘得魁首,试卷当作范文全县传阅。老郎登门道喜:“恭贺老弟,金榜题名!”小贾汗水直流,叹道:“这种烂文当作范文,岂不叫天下学子看笑话。早知如此,还不如落榜呢!”老郎笑道:“名是虚的,利是实的,老弟何必在意别人眼色?”小贾恨道:“读书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决不与庸者为伍!如此考功名,不如归隐山林。”老郎应道:“若能舍却凡间富贵,我就带老弟上山拜师,修炼长生之术,如何?”小贾心意已决,当下抛妻弃子,跟随老郎走进深山。
二人进到一处洞府,见一老翁坐在堂上。老郎执弟子礼叩拜。老翁瞥见小贾,笑问:“怎么事,落榜生看破红尘了?”小贾应道:“弟子厌倦世事,虽中魁首,亦有出世之意……”“你清高!”老翁竖起大拇指讲道:“先到外面石头上打坐,我不喊你,莫要起身。”小贾称是,走到门外,在巨石上静心打坐。
少时,一只老虎跳上巨石,瞪起双眼直视小贾。障眼法……小贾潜心打坐,不予理会。老虎见状,转身离去。稍后,来了一个美女,坐到身侧轻声呼唤。障眼法……小贾仍不理会。不知过去多久,贾妻跑来找寻。小贾惊问:“不在家看孩子,来这干啥?”贾妻不答,跪在地上求他回家。小贾终究舍不下妻儿,拊掌叹息:“罢了,你在此处不要走动,我进去跟师父道别。”说完,起身返回洞府。老翁坐在堂上,眯起眼睛讲道:“凡心未了,修炼何用?回去写你那锦绣文章吧。”小贾一躬到地,转身走出洞府。洞外,贾妻竟已不知去向。障眼法……小贾叹息一声,依照原路返回村落。
说来古怪,离开不过一天,村中景象已然天翻地覆,往来乡人竟无一相识。小贾找到家门,眼见房屋倾颓,当场呆若木鸡。恰在此时,一个中年妇人前来送饭。小贾问道:“此处可是贾宅?”妇人称是。又问:“贾奉雉妻儿何在?”答道:“七十年前,贾公中举后失踪,留下妻儿相依为命。如今贾婆年逾九十,儿子、长孙早已离世,次孙、曾孙不来照料,全凭我送饭过活。”小贾求问妇人身份,竟是次孙贾祥之妻。
洞府方一日,世间七十年。小贾恍然大悟,当即表明“爷爷”身份,吓得孙媳连连退却。虽有贾妻指证,孙子、曾孙、玄孙仍不相认。贾妻泣不成声,痛斥众孙不孝。小贾不以为意,笑道:“不认我更好,还怕他们蹭我饭食!”于是报名考试,再度祭出绝学——“无病呻吟”体,凭此连战连捷,一举入朝为官。孙子、曾孙、玄孙纷纷登门,乞求认祖归宗。小贾取出百两纹银,叱道:“这是老婆子的饭钱,尔等拿了去,以后莫要登门!”众人唯唯退去,出门便以孙子自居,到处欺男霸女,搞得郡县民不聊生。御史屡次检举,天子敕令严查。小贾由此丢官,夫妇充军辽阳。
途径海岸,老郎驾舟来迎。小贾欣喜不已,倏忽间飘上木舟。贾妻追入海中,方才扑腾几下,便被老郎伸手救起。押差追赶不上,眼见木舟消失于波涛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