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创读书会
第5章 潜意识记忆 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我们得先感知事物,才能进而把它们编入记忆程序。因为注意力是形成记忆的先决条件,注意力是联结现实与记忆的黏合剂。(由此可见,注意力真的很重要,如果在上课时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兴趣),那么这堂课后,学生回忆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生成性的知识。)
注意力的确是记忆形成的先决条件,但有注意力并不意味着记忆一定会形成。(就婴儿来说是这样)
让孩子直接参与到任务中,直观地听到某种语言,被证明更有效地发展孩子的记忆力,远远比看视频有效。(实践的重要性就是这样。去做,才会注意,形成注意力从而记住。)
父母如果想最有效地帮助孩子智力发育,应该和孩子多玩耍多互动。(有时真的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没有网游的时代,父母的陪伴好像都是一心一意的。虽然我现在依然是普通人,但是得到的陪伴比现在的孩子多得多吧!)
注意的过程是选择一部分信息用作将来的加工处理,同时选择抑制另外一部分信息。(选择性失明,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变化盲视是两个遇到瓶颈的加工程序的功能——一个需要过滤大量的信息,一个一次性只能过滤这么多信息。(当这两个功能不能很好协调的时候,变化盲视就出现了。就像我们在开车,明明觉得自己很认真的大范围在看着前面的马路或者复杂的路况,旁边突然出现的三轮车和行人还是会把我们吓一跳,其实这些人或物一直在不是突然出现,可是我们忽略了他们。)
记忆根据过去的经验,告诉注意力哪些才是重要的信息;注意力给记忆做出反馈,更新我们对于世界的内在认知。
做梦是活跃的线下信息加工过程,对学习和记忆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睡眠在这两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一是把大脑在白天达到的活跃度降低;二是尽可能减少不太重要的联系,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做梦和睡眠真的很重要,睡眠充足的人好像是比睡眠不足的人更聪明。)
睡眠是我们增强记忆、重组记忆、改变记忆的一个方法。
第6章 不完美的警探 为什么记忆中的我们是过度自信的
造成过度自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优越感错觉”,即我们都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正面积极的品质,同时低估自己负面消极的特质。(因为我们的记忆都是关于自己的记忆,这方面会过多的记住自己做的事情。)
我们不太可能记住别人所做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己做的事情则记得非常清楚。(别人做的多少我们从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所以现在非常能够理解很多人为什么想当然,觉得别人就是没自己做得多做得好,因为他的记忆中肯定关于自己的记忆是最多的。)
还有一种错觉可能也使我们产生了过度自信的倾向——了解不对称假象,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记忆和对自己的了解,与对别人的相比都更强大、更清晰。(非常赞同后文中的一句话“我是一个谜,而我的朋友是一本打开的书。”所以别再感慨没人懂我了,不要委屈,你也不懂其他人。我们觉得我们很了解自己的朋友,其实大部分是别人把想展现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已。)
我们就是这么不善于分辨不同种族人的脸,这个现象叫作“本族偏向”。(现在终于明白也理解了我们为什么对欧洲的高鼻梁有脸盲症的现象了。读书使人进步!!!)
对于记忆的过度自信和想当然,可能会导致人们形成自己受害的虚假记忆,并对此深信不疑。我们都是不完美警探,都容易陷入这类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的陷阱中。
感想:读完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获得了很多之前无解问题的解答,好像通透了一些,但对书中的很多名词解释又头疼不已。很多跟催眠、洗脑的相关章节,能读大概明白,想用自己的话解释,还需费一番功夫,所以没有放在本次笔记中。继续努力吧。(每次给自己预留的读书时间和现实阅读的时间相比,现实阅读的时间会超过自己估计的时间,并且多很多,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过度自信吧!)